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雨中度残秋,阴霾倏弥月。新晴偶散步,芳草久衰歇。
途遇郭外农,羸瘦见筋骨。家垦五亩田,无牛自开掘。
晚禾将上口,淫霖悉漂没。又愆树麦期,春花难望发。
租赋县官催,羞徭里正讦。终岁无一饱,反受不毛罚。
防秋大徵兵,不如去为卒。我心本清闲,闻之呼咄咄。
旧为牧民吏,有触辄臲卼。不忧边氛狂,但恐民力竭。
今无采风使,诗成搔白发。
山形何磅礴,具此一卷小。芥子纳须弥,其义真可了。
名因物之累,物尝不厌名。标之曰到难,日有车马声。
苍崖匪才凿,洞室百步宏。潜龙想鳞鬣,石乳悬旒缨。
溪流湛其中,吞吐日月精。其源咫尺耳,盥濯未尝经。
我来先振衣,色变水石清。倚杖聊四顾,高低古今铭。
颇恨辙迹多,不益云萝情。西南有复岭,烟霞昼晦冥。
呼僧指问之,山外或小平。茅茨构石壁,兔鹿浑微生。
沈吟幽栖地,雅兴宿志并。何时一椽屋,散发入岩坰。
脱略五千言,坐忘六尺形。看云会所适,以此休馀龄。
传心棠陵子,超旷不世情。山寺当家居,诗神擅时名。
持此磊落资,亦足满一生。况负康济心,宠辱非所惊。
努力慎攸往,讵谓渠小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