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世上元无第一筹,此身只合卧沧洲。橹摇渔浦苍茫月,帆带松江浩荡秋。
有酒人家皆可醉,无僧山寺亦闲游。老来阅尽荣枯事,万变惟应一笑酬。
颠风江渡难,停稆依茭葑。涛烟翳暝光,滩月侵寒梦。
渔归候火明,凫眠忌芦动。遇险更思君,陡觉离愁重。
风雨连朝不出门,晚来步屧看溪痕。不知笋过邻家去,篱落新添竹几根。
自夺幽人去,江山胜气无。秖今埋宿草,谁复奠生刍。
满世儒冠宠,他年史笔诛。未应丘壑底,遗恨失金朱。
明月落湖水,天渊体俱一。浩荡碧琉璃,奁此寒玉璧。
微风触湖波,合散作六七。浮光此水纹,金蛇势盘结。
人心湛寂初,与月同清质。外累一汩之,万态纷殊迹。
因知养心者,无为风浪失。
莽莽榛芜路,蚩蚩鱼肉民。乾坤几逐鹿,今古一伤麟。
眼底人间世,胸中物外春。江山满花柳,无负百年身。
燕丹得荆卿,名声惊六国。已感燕丹恩,思报燕丹德。
悠悠易水寒,飒飒风萧瑟。壮士从此去,飘然入秦域。
气凌帝王尊,图穷无变色。剑术虽云疏,谁不谓勇力。
壮哉匹夫志,之死矢靡慝。
曲曲溪流处处花,绿杨影里有人家。谁能载酒听春雨,共踏平桥一道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