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赠友人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

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

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

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

鲍生荐夷吾,一举置齐相。

斯人无良朋,岂有青云望。

临财不苟取,推分固辞让。

后世称其贤,英风邈难尚。

论交但若此,友道孰云丧。

多君骋逸藻,掩映当时人。

舒文振颓波,秉德冠彝伦。

卜居乃此地,共井为比邻。

清琴弄云月,美酒娱冬春。

薄德中见捐,忽之如遗尘。

英豪未豹变,自古多艰辛。

他人纵以疏,君意宜独亲。

奈何成离居,相去复几许。

飘风吹云霓,蔽目不得语。

投珠冀相报,按剑恐相距。

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渚。

沉忧心若醉,积恨泪如雨。

愿假东壁辉,馀光照贫女。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延陵季子有把珍贵的宝剑,价值高达千两黄金。

他出使观风要身佩宝剑到上国去,心中把剑暗许给友人徐君。

归来之时他把宝剑挂在徐君墓头之树,万古以来都知晓他崇友爱友之心。

懦弱之夫会因为如此达节而感愧,壮烈之士会因为同学的友谊而激奋。

鲍叔牙推存管仲给齐桓公,一举之间便成齐国之相。

此人若不是有好朋友,哪里会产生青云之上的念头。

面临财物绝不随便取得,推托辞让自己那份给更需要的人。

后代之人非常称赞鲍生的贤明,英名高风已远去真是难以再见。

与人相交只要如此,交友之道谁说已经沦丧?

友人您啊驰骋美文美词,花聚叶茂自然高上遮掩当时众人。

案笔撰作文章舒展力振文风颓波,秉持道德冠于常辈之上。

占卜择居就确定住在此地,与您共比邻相傍而居。

对云面月弹弄清琴,美酒佳酿欢娱冬春。

德性浅薄中道被弃,轻蔑忽视如同遗弃尘土。

英豪之人难逢时运地位未变,自古以来多有艰辛。

纵然他人对我疏又远,唯有您应该对我愈发亲近。

为了什么如今离居相分,此一相别又要经历多少时日?

无常之风吹挑恶气云黑,掩蔽眼目不可得语。

投人明珠期望有所报答,人不理解按剑而恐推而拒之。

心有所思采集一把芳兰,欲有所赠还远隔着荆渚。

沉郁烦闷我心如醉,恨积于胸我泪又如雨。

愿借东壁之居那点蜡炬光辉,让那余光照我这贫贱的织女。

注释

“延陵”句:延陵是春秋时吴公子季札的封邑。吴公子季札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

上国:当为鲁国。

懦夫:谓软弱无能之人。达节,谓不拘常规而合于节义,明达世情且识时务。

青衿:为古之学子或学生之服,常以代指学子、诸生和未仕之文士或读书人。

“鲍生”句:鲍生,即鲍叔牙。夷吾即管仲。

尚:超过。

逸藻:超逸之文藻。

掩映:犹遮掩。此为誉美之辞,是谓其友人文采光耀,乃在当时人之上。

舒文:《文选》卷二六颜延年《赠王太常》:“舒文广国华,敷言远朝列。”李善注:“王逸《楚辞注》曰:发文舒词,烂然成章。”张铣注:“舒其文章。”

秉德:朱谏注:“秉德,执德也。”犹持德。彝伦:犹常伦。

卜居:《楚辞·卜居·序》:“乃往至太卜之家,稽问神明,决之著龟,卜己居世,何所宜行。”后以泛称择地定居。

共井:周时行井田制,《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则九家共用一井(《孟子·滕文公上》谓八家)。比邻:比者,近也,《周礼·地官》: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比邻即近邻。

“薄德”二句:李白自喻,谦谓。中,帝王所都为“中”,此指唐都长安。见,此为谒见、晋见。捐,即捐献。此二句是谓李白曾至长安谒见玄宗献赋之事。

豹变:此喻人之地位转变,由贫贱而显贵。

离居:离开居处,流离失所。此“离居”应为离家出行之意,拟李白作此诗时,或有再度离家的打算。

飘风:飘风,无常之风。

“所思”二句:采芳兰:《乐府·采兰歌》:“采芳兰兮以赠君子,君子不见兮惆怅如此。”苏颋《送贾起居奉使入洛取图书因便拜觐》:“遗文征阙简,还思采芳兰。”“采芳兰”,喻作诗文。荆渚:“荆”,胡本作“修”。“荆渚”,可释为荆楚一带的洲渚;然“修渚”则无可释,甚而不讲。按通行李白集是诗为:“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修)渚。”此殊与文义不通。可以试问,李白与其这位友人为“共井比邻”,之间有何“荆楚的洲渚”相隔?窃以为,“荆渚”与“修渚”而者皆误。“渚”与“堵”字形相近,极易相淆而出讹。此诗中的“渚”字本当为堵。所谓的“荆渚”实为荆堵。“堵”者,墙也,如“观者如堵”之“堵”,即意为观者如墙是也。兹将“荆渚”改正为荆堵,乃意谓篱墙;若改为修堵,则意谓高墙,二者与诗皆通。按改正后,这两句诗当为“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堵。”如此,可不解而自通。

沉忧:《文选》卷三陆机《拟行行重行行》:“伫立想万里,沉忧萃我心。”张铣注:“沉,深也。”《诗经·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泪如雨:曹操《善哉行》:“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

“愿假”二句:此二句是李白以贫女徐吾自喻,以求借邻友之光,而承邻友之惠也。

赏析

  陈情,犹陈诉衷情。友人,按此诗陈述:“卜居乃此地,共井为比邻。”知此“友人”当为李白的近邻。诗又云:“多君骋逸藻,掩映当时人。舒文振颓波,秉德冠彝伦。”由而可见,李白所向陈情的这位友人,其当时在兖州一带应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化名流或知名文士。想必开始两人友情甚笃,过从甚密,然突遭变故,中途见弃,交道不终。感情的破裂,李白为此陈忧积恨,但一如既往,对友情坚忠不渝,并在诗中索性挑明此中曲折,坦率、诚挚地表白自己的初衷,希望言归于好。诗又云:“奈何成离居,相去复几许?”由而揣知,李白作此诗后,旋即去往徂徕山之“竹溪”。

  在具体表达上,诗人着意于感情的形象化与情感之具体刻画。这主要体现在典故的运用上。季札“挂剑”的故事,发生在吴王余祭四年(公元前554年)春天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吴太伯世家》和刘向所著的《新序》当中,都对这次活动有所记录。“鲍生荐夷吾”的故事见于《史记·管晏列传》。诗人说管仲一举为齐国之相,位置青云之上,此全靠好友鲍叔牙所荐,且赞二人交道之高尚。李白用季札挂剑和鲍叔牙荐管仲的典故是为了说明交友之道,亦以此向友人表明心迹。在这友道的标准的基础上,诗人盛赞友人的道德文章,并描述了共井为邻的生活情景。可惜友谊好景不长,中道见弃,因此诗人深感“英豪未豹变,自古多艰辛”,“飘风吹云霓,蔽目不得语”。即使如此,诗人仍然执着于友谊与友道,“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渚”。但事实上言归于好已不可能了。思念至此,“沉忧心若醉,积恨泪如雨”,并发出“愿假东壁辉,馀光照贫女”之叹,忧恨交积,语极悲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移家兖州与其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谒见唐玄宗,继游吴越、潇湘等地归来之后的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夏秋间。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何事东君又去。空满院、落花飞絮。巧燕呢喃向人语。何曾解、说伊家、些子苦。况是伤心绪。念个人、又成暌阻。一觉相思梦回处。连宵雨、更那堪、闻杜宇。
浦上荷花生紫烟,吴姬酒肆近人船。
更将荷叶包鱼蟹,老死江南不怨天。

草白阴山朔雪晴,匈奴牧马近燕城。只今犹有湾河水,日夜东流恨不平。

遥岑掣残电,炫转云筛碎。
长庚送晓色,澒洞初见地。
饥马恋枥鸣,呞牛系林睡。
横塘寸鱼跳,鱼跳石双翠。
敢嗟衣化尘,且喜风泛袂。
蚤怀功名心,经济岂无意。
老躯既肮脏,柔态渐斌媚。
棹舟江南去,白酒谋日醉。
丝蓴芼雪鲈,欲饱三尺喙。
半生客荆州,两渡北津水。
尚友有若人,获我心所契。
行李念淹留,感此秋蝉嘒。
扫除向来想,渔钓真得计。
寒翁已无心,得失无欣喟。
耆婆去后无消息,病者憧憧日扣门。
百草自知无识者。丛丛垂泣在篱根。
聚远最高亭,登临喜倍增。
贪陪青眼客,不见白头僧。
闭户三十载,压云千万层。
龙珠弹落处,一点白莲灯。

舜画衣裳合命垂,上林肺渴倩谁医。可怜凤友鸾交夜,不觉钟鸣漏尽时。

真逸头颅青未改,隐侯腰带瘦频移。眉尖今古愁无限,消得樽前酒一卮。

正气驱人呼不回,两年看遍故山梅。洞庭春水连天碧,又见危樯破浪来。

异俗吁成怕,吾身行若何。略人仍负担,祭鬼更鸣锣。

旱则为霖水则舟,若人端合梦中求。荆王枕上阳台雨,板筑英雄老死休。

目击烟霞昼卷舒,披榛敲石得蓬壶。洞天日月千年久,人世尘埃一点无。

灵药难寻云缥缈,落花不见水萦纡。使君凤阁翱翔近,谩与东山作画图。

焚尾花繁,曼殊仙迹,丰台春色如许。红遮香径,碧绕阑干,当日娇柔堪拟。

想一代词人,千秋佳丽。消受最怜伊,吟肩试倚。翠巾新拭,绣窗闲语,悄鬟低、犹堪追忆。

天与艳才如此。姗姗月下徘徊,露冷苔黏,钗横佩坠。

任从他、满目风光,总被杜鹃催去。

停舟寻北墅,缓步绕回廊。粉羽撩秋草,酲风拾霁阳。

佛香通小阁,人影倒寒塘。坦腹思幽榭,苔花满石床。

百濯生香真宝薰,中泠取水挹清芬。素娥影落秋宵月,白鹤翎翻春昼云。

俗客来依禅客住,林花自与雨花分。扶倾不假迂儒力,敢倚笔端能缀文。

云物如春护暖烟,慈闱和气更暄妍。一元已向葭灰复,百福应随绣线添。

庵筑萱堂称寿斝,欢承五代绕芳筵。酒阑不用扶鸠杖,玩月婆娑乐未眠。

穷冬阳为沴,旱气蒸黄埃。
春风三夜动,春雨随风来。
万类萌甲喜,愁人生意开。
我行竟何行,欣尔登崔嵬。
事主惟公直,承恩赴历阳。
舟浮淮水远,路绕楚山长。
馆谒僧侵月,郊迎吏蹋霜。
下车难久滞,飞诏即徵黄。
作屋延梅更鉴池,是花最与水相宜。
横斜清浅黄昏月,画出孤山两句诗。
万丈岩头瀑布垂,玉泉拖地雪霏霏。
听来如讶青天漏,望去还惊白练飞。
一洞清音喧碧落,千岩寒色逗斜晖。
终归大海成波浪,权借山僧濯布衣。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