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飞曰:“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飞应诺。

  于是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玄德忙施礼,问曰:“令兄在庄否?”均曰:“昨暮方归。将军今日可与相见。”言罢,飘然自去。玄德曰:“今番侥幸得见先生矣!”张飞曰:“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玄德曰:“彼各有事,岂可相强。”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问。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报。”吩咐关、张二人,只在门首等着。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云长再三劝住。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童子欲报。玄德曰:“且勿惊动。”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孔明曰:“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茶罢,孔明曰:“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孔明曰:“德操、元直,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二公谬举矣。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玄德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玄德屏人促席而告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孔明曰:“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久后必归将军。”玄德闻言,顿首拜谢。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后人有诗赞曰:

  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

  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玄德拜请孔明曰:“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拱听明诲。”孔明曰:“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孔明见其意甚诚,乃曰:“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玄德大喜,遂命关、张入,拜献金帛礼物。孔明固辞不受。玄德曰:“此非聘大贤之礼,但表刘备寸心耳。”孔明方受。于是玄德等在庄中共宿一宵。次日,诸葛均回,孔明嘱咐曰:“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后人有诗叹曰: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译文与注释

注释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年版)。有删节。题目是编者加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生卒年不详。顾,拜访。

玄德:即刘备(161—223),字玄德,三国时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在小说中,刘备和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是结义兄弟

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春秋时期齐桓公想去看一个小臣,亲自去了三次都没见到。旁人劝他不要去了,他不听,第五次才终于见到。东郭野人,就是齐桓公要见的那个小臣。反,同“返”。

隆中:地名,在今湖北襄阳,诸葛亮曾经隐居于此。一说在今河南南阳。

犹然:仍然。

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

冠玉:原指装饰帽子的美玉,这里形容男子貌美。

纶(guān)巾: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

鹤氅(chǎng):用鸟羽制成的外套。

胄(zhòu):帝王或贵族的后代。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刘启的儿子)的后代。

审:明白,知道。

愧赧(nǎn):因羞惭而脸红。

恨:遗憾。

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司马徽(字德操)、徐庶(字元直)都曾向刘备推荐过诸葛亮。

曲:敬辞,表示对方降低身份。

林泉:山林和泉水,引申为隐居之地。

开:启发。

屏人促席:叫他人回避,将座席靠近(诸葛亮)。屏,使回避。促,靠近。

汉室倾颓:汉朝(的统治)衰败。汉室,指汉朝。倾颓,衰败。

奸臣窃命:指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窃命,篡夺国家权力。

董卓造逆:指董卓杀死少帝刘辩一事。

袁绍:汉末的冀州牧(州长官),占有冀、青、并、幽四州(今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及河南北部一带)。公元 200 年袁绍率领几十万大军攻打曹操,曹操只有几万兵力,但是用计谋打败了他,史称“官渡之战”。

挟天子以令诸侯: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诚:确实。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孙权继承父(孙坚)兄(孙策)之业,占据江东(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说“已历三世”。

国险而民附:吴国地势险要,民众归附。

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可把他作为外援,而不可谋取。图,谋取。

荆州:古代州名。汉代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分。

汉、沔(miǎn):汉水、沔水,这里指汉水流域。

利尽南海:意思是一直到南海的收益都能得到。南海,泛指南方近海的地方。

吴会(kuài):吴郡和会稽郡的合称,今江苏长江以南部分和浙江北部。

用武之地:用兵之地。指兵家都要争夺的地方。

是殆(dài)天所以资将军:这大概是天拿来资助将军的。殆,大概。资,资助、供给。

高祖:指刘邦。

刘璋(zhāng)暗弱:刘璋(当时的益州牧)昏庸懦弱。

殷:富庶。

存恤(xù):爱惜,体恤。

总揽:广为延揽。

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戎:古时对我国西部民族的称呼。

彝、越:指我国南部民族

政理:政治

宛、洛:今河南南阳和洛阳。这里指中原地区。

秦川:秦国故地,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带。

箪(dān)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

惟将军图之:希望将军考虑这些建议。惟,希望。图,考虑。

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离席站立,表示敬意。

豫州:这里代指刘备,他曾当过豫州牧。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指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无法脱身归隐,最后病逝在五丈原。丁宁,同“叮咛”,再三嘱咐。五丈原,在今陕西宝鸡岐山。

<a href="http://www.ayiya.cn/poetrys/category/331">故事</a>背景

  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得知“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隆中,住茅庐草棚,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于是专程去拜访,便有了“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本文讲述的是刘备协同关羽、张飞第三次拜见诸葛亮的故事

问题解疑

1、关羽和刘备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关羽劝说刘备不要再去拜访诸葛亮了,刘备坚决的态度表现了他思贤如渴的诚心和实意。


2、如何理解“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这一举动?

“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这一举动,表现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谦恭和诚意。


3、作者多次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谦恭态度,有什么作用?

一方面写出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诚心和态度,另一方面从侧面交代了诸葛亮的“不俗”。


4、诸葛亮为什么称刘备为“俗客”?

诸葛亮故意称刘备为“俗客”,是为了再次对刘备进行考验。


5、“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比喻作用分析法。诸葛亮用“美玉”比喻司马德操和徐元直,用“顽石”来比喻自己,表现了他谦逊的品德。


6、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为刘备指出了哪些策略?

本题运用文段内容概括法。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为刘备指出了三条策略:一是曹操势力大,不可与之抗争;二是团结孙权,作为后援;三是夺取荆、益二州,见机行事,成就大业。


7、刘备“泪沾袍袖,衣襟尽湿”,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协助自己的诚恳态度和真心实意。


8、如何理解诸葛亮对弟弟的嘱咐?

诸葛亮对弟弟的嘱咐,包含着对日后的打算,也表现了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品格

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猜你喜欢
碧藕藏丝,红莲并蒂,荷塘水暖香斗。窈窕文窗,深沈书幔,锦瑟岁华依旧。洞箫韵里,同跨鹤、青田碧岫。菱镜妆台挂玉,芙蓉艳褥铺绣。
西邻障蓬澡手。共华朝、梦兰分秀。未冷绮帘犹卷,浅冬时候。秋到霜黄半亩。便准拟、携花就君酒。花酒年华,天长地久。

邃宇宏开巧石丛,擅名还有胜嬴峰。巫山未足为珍异,碧玉巑岏叠数重。

漫浪同为逆旅人,倏然离合入思频。
清明上巳多愁雨,芍药荼釄各殿春。
不改交情山翠旧,渐添老色鬓华新。
近来世念寒烟薄,已办青蓑理钓纶。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醵酒成欢似旅酬,偶然解后得英游。却因乐极生良感,今夜蟾光照几州。

老樵夫,自砍柴。捆青松,夹绿槐。
茫茫野草秋山外,丰碑是处成荒冢,
华表千寻卧碧苔。坟前石马磨刀坏。
倒不如闲钱沽酒,醉醺醺山径归来。

略买胭脂画折枝,明窗护以璧琉璃。物从中国名从主,绿比波薐红荔支。

玉屏开日耀金精,下见扶桑海色明。綵翠摇空光不定,丹青照眼画难成。

羊郎晚可移床对,王子朝宜拄笏行。犹有旧题诗在壁,十年风雨绿苔生。

寒空鹊岭秀,霁野湖水阔。墟落散城隅,池亭入幽豁。

云阴出水鲜,石色含霜活。白鸟下烟际,归鸿起天末。

返照款长林,群流乱相聒。紫蟹壮可持,浊醪美堪掇。

秋高吹台兴,老剧文园渴。佳节有独醒,吾生岂云达。

广陵城上秋潇潇,涛声欲来风色骄。闻道蹴天三百里,不知何似浙江潮。

天风九万里,直下大江东。海波十千丈,倒流蓬壶宫。

长鲸翻白屋,挟此远生雄。鬐鬣蒸云雾,怪怒起蛟龙。

巨鳌惊缩首,恍惚三山帆。而况扁舟者,绵力欲与冯。

箜篌不堪听,痴杀渡河翁。

西国有佳人,独立青云端。容艳若桃李,左右佩芳兰。

含思理玉琴,泠泠一何闲。更节有馀悲,曲终再三叹。

溪流绀碧柳扶疏。幽绝似玄都。第一是名区。真合称、周郎画图。

袁安雅致,青山独卧,雪影共清癯。拔去恐须臾。问往代、清风怎知。

彼美山中芋,轮囷类饿鸱。暖生松火夜,香透竹炉时。

虎迹群行满,猿声独啸悲。邺侯知味否,莫比御烧梨。

织女迎秋欲到家,迢迢天汉未云赊。和风交倚琉璃扇,香雾深藏云母车。

赋就锦篇催梦雨,妆成绣领待升霞。多情绛蜡浑如昼,剩取同心四照花。

圣历开文运,王章定武功。大人推部落,开府冠山东。

日月旂常异,河山带砺同。诸孙传赤舄,小雅播彤弓。

一命起居注,载趋长乐宫。掖庭官济济,淮浙赋中中。

窃忌徵求急,方来福禄崇。翱翔鸾凤日,逆顺马牛风。

帝力生成大,人心灌溉公。共图歌政理,多稼答年丰。

山静烟沈,岸空潮落。晴天万里,飞鸿南渡。冉冉黄花,翠翘金钿,还是倚风凝露。岁岁青门饮,尽龙山、高阳俦侣。旧赏成空,回首旧游,人在何处。
此际谁怜萍泛,空自感光阴,暗伤羁旅。醉里悲歌,夜深惊梦,无奈觉来情绪。孤馆昏还晓,厌时闻、南楼钟鼓。泪眼临风,肠断望中归路。
青山叫子规,行人泪如雨。
子规不肯归,行人不能去。

珍赐频颁出上方,欣逢重九有辉光。糕团白雪花为酿,酒浥金茎露作香。

每饭可能忘帝德,开尊并喜际萸觞。因思落帽缘何事,抖擞衣冠正席尝。

物外飞泉境最赊,羽人曾此事黄芽。炉经劫后无馀火,鼎落岩前有旧砂。

雨过每藏瑶草涧,云深不见赤松家。莫言遗世无消息,服饵年来似可誇。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