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一高士,晦迹衢婺间。六岁失所怙,立身何艰难。
高堂有慈母,尽瘁心力殚。年甫二十四,掩镜啼孤鸾。
纺绩事教养,辛苦摧肺肝。岁时奉祭祀,鸡黍供盘餐。
殷勤冀成立,宗嗣得无患。子母命相依,影只形更单。
儿身壮有室,母心方燕閒。乳下三岁儿,况复哀茕鳏。
保抱恤疢疾,衣食防饥寒。三世各一身,谁不为悲酸。
人愿天弗违,竟使嗣续完。母头既垂白,儿亦双鬓斑。
綵衣戏堂下,五色纷斌斓。凊温适母宜,甘旨尽母欢。
树彼萱草花,慈训谁与颜。慈训不可忘,恩重如丘山。
贤孙诲上庠,耿耿心寸丹。有志在补报,无时涕汍澜。
求诗纪其实,千载为兴观。
耆旧彫零尽,归来悲故乡。云山横爽气,杖履属空床。
蚤发名难没,终荣德未央。芝兰日夜长,遗范在诸郎。
澹妆收,残篆袅,斜月小坊静。肠绕朱弦,春是曲中影。
分明一把愁丝,七条分理,替人语、声声凄哽。
好风景。多定耽误知音,旧期总无准。倦说心挑,梦也可怜境。
是谁指上离骚,赚他红泪,尽弹断、袖痕香冷。
镌磨文律似攻驹,十载相从亦数予。卷白欲倾东海酒,闭门贪钞北堂书。
风烟入眼山围座,鸥鹭惊心水满渠。此乐定非公所有,为闻鳌禁席频虚。
湍声汹汹落悬崖,见说蛟龙擘石开;
安得天瓢一翻倒,蹑云平下看风雷。
当年曾会景隆池,千里难禁别后思。古寺春深花落后,小轩人静月明时。
寒山笑谑都成偈,无本推敲酷爱诗。何日重来寻旧约,相逢一笑话襟期。
无家随地客,小阁看云眠。涉夏雨寒甚,似秋风飒然。
舞鸾悲镜影,飞雁落筝弦。好转船头去,江湖万里天。
君不见季子敝尽黑貂裘,一生车辙环九州。使之负郭有二顷,未必肯相六国侯。
此郎亦复何为者,浪自出入不肯休。东风夹道罗供帐,倚马欲行那得上。
绿尊翠勺浩纵横,四坐哀歌互酬倡。阴云漠漠天四垂,行子多著短后衣。
金羁滴沥鸣翠弭,负屩蹶倒从卢儿。渔舟微茫出浦溆,远山无数迎修眉。
倾曦驮醉出关去,纵有离愁渠得知。长安春色浓如酒,乃向斯时别亲友。
可怜儿女浪苦辛,奔走功名逮华首。浊醪百榼胸崔嵬,暮色惨惨羁鸿哀。
羊肠鸟道天尺五,尔独胡为来此哉。水有蛟龙狞口眼,陆有兕虎潜岩隈。
嗟尔游子不顾返,富贵有时终自来。
山屐逶迤萧寺西,一支藤杖漫相携。涓涓泉响聆幽洞,细细莎深认故溪。
胜迹不随今古变,物情只觉去来迷。昔贤留咏归何处,却喜新碑勒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