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天冥冥,出山风泠泠。出山入山各异熊,平原芳草长青青。
千岩万壑不知数,何年琢就苍玉屏。长松百尺谁所种,一一偃盖皆龙形。
深林云日含变幻,胜跃光怪藏精灵。峰头积雾书疑雨,仿佛尚带龙涎腥。
石滑尚愁行旅过,径仄或恐猿猱经。道旁野藤花,历落含芳馨。
老鸦衔子种岩谷,霜根蟠结余千龄。一翁卖茶貌何古,终日宴坐惟茅亭。
鹤发非仙亦非隐,得毋内视存黄庭。我生日夕在尘世,劳劳轩盖何时停。
他年待访赤松子,有缘无虑云岩扃。
识子何太迟,谁家见颜色。胡瓶臈酒介轩楼,红烛离堂孔彰席。
忆昨见君毛骨奇,白面虬须秀两眉。九苞凤羽朝阳日,百鍊鱼肠出匣时。
清署淹留凡几载,百司共喜文无害。何意翻捐从事衫,到家偏著斑斓綵。
阶下红萱映白茆,活鳞香稻遍山庖。帘前肆伍淩霜竹,借与慈乌来作巢。
莫言村西一丘壑,小山松桂长如昨。心远能教地自偏,何必庐阜天台有猿鹤。
梦行衡庐间,千仞过苍壁。崇高仰神明,深广下不测。
云雨蓄盘礴,时至如欲出。絪缊尚回旋,挥霍忽奔逸。
物怪匿岩穴,愯若俟霹雳。黑波汎高树,木叶走崩石。
升身登玄间,纵观龙变迹。俯视九州野,草木有辉泽。
乃在风雨外,手画素三尺。挥豪极动荡,落墨更沈郁。
图成示坐人,共笑不可得。顾瞻以踟蹰,恍惚增叹息。
因之命肩舆,出门聊有适。大术何舒舒,白鹤从数客。
略经幽涧滨,便上青松侧。凭高望远水,双景荡虚碧。
拂石共客坐,芳草藉尻膝。忽然闻钟声,睡觉北窗席。
胜地滥陪冠盖客,方舟同泛水云乡。西山雨霁岩峦秀,南渚风回兰桂香。
片石崔巍题雁塔,长桥缥缈锁鱼梁。他年回首旧游处,两岸棠阴逗夕阳。
放步超阛阓,濯缨俯漪涟。清风来徐徐,玉宇明娟娟。
平畴卷黄云,远浦凝寒烟。横空六六峰,一一来当筵。
秋光助颜色,相对如高贤。三峨眇遐思,彷佛窥其颠。
悠悠城南道,郁郁惠陵阡。怀哉千载人,乔木今参天。
回头子云宅,池塘亦依然。奈何傍人门,不几丧我玄。
沿河西复西,草草屋数椽。唐儒杜先生,向来此周旋。
食我西山英,饮我西涧泉。吐出五色丝,无愧三百篇。
遂令浣溪上,草木皆光鲜。我欲于其间,结茅近英躔。
尚论古之人,永谢区中缘。鹪鹩翔蓬蒿,庶几避鹰鹯。
但欲一区宅,不用二顷田。念昔怀此心,只今已十年。
平生百事拙,为计亦可怜。家有万卷书,而囊无一钱。
登临每怅望,兴味徒拳拳。珍重金石交,议论相磨研。
求寻鸥鹭盟,摆脱簿书缠。风月为鼓吹,溪声为管弦。
茗饮间醴醪,藜羹杂豆笾。谈谐各自适,洒落真神仙。
哦诗纪胜游,他年草堂编。
清夜耿不寐,端居兴杳然。蛩吟入床下,叶落堕阶前。
麦陇耕残月,茅檐炊晓烟。只缘高卧稳,自觉懒情偏。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人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