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马士英画

半闲亭上草离离,尚有遗踪寄墨池。犹胜当年林甫辈,弄獐贻笑误书时。

(1629—1691)清福建晋江人,字俞邰,号楮园。诸生。寓居南京。康熙间举博学鸿词,未与试。因徐元文荐,与修《明史》。家富藏书。有《千顷堂书目》、《楮园杂志》及《我贵轩》、《朝爽阁》、《蝉窠》等集。
  猜你喜欢
耕耨筋力苦,收刈田野乐。
乡邻约来往,樽酒追酬酢。
生涯给俯仰,公敛忘厚薄。
胡为此岁暮,老少颜色恶。
国用有缓急,时议废量度。
内外奔气势,上下穷割剥。
今岁九夏旱,赤日万里灼。
陂湖蹙埃壒,禾黍死硗确。
众期必见省,理在非可略。
谓须倒廪赈,讵止追租阁。
吾人已迫切,此望亦迂邈。
奈何呻吟诉,卒受鞭棰却。
宁论求憔悴,反与争合龠。
问胡应驱迫,久已罗匮涸。
计须卖强壮,势不存尫弱。
去岁已如此,愁呼遍郊郭。
饥羸乞分寸,斯须死笞缚。
法令尚修明,此理可惊愕。
公卿饱天录,耳目知民瘼。
忍令疮痍内,每肆诛求虐。
但忧值空虚,宁无挺犁钁。
暴吏理宜除,浮费义可削。
吾卧避嚣喧,兹言偶斟酌。
试起望遗村,霾风振墟落。
虞寄庵余藓径通,满山台殿出青红。
难逢堆案文书少,偶见凭栏笑语同。
梅粉巧含溪上雪,柳黄微破日边风。
从今准拟频行乐,日伴樽前白发翁。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闻道琳宫欲范钟,上皇敕赐万斤铜。
一模脱出等闲事,千古要知陶铸功。
敲得星飞惊落月,撞教云破响呼风。
于今欲为吾皇寿,笑指琼楼贴碧空。
软翠冠儿簇海棠,砑罗衫子绣丁香。闲来水上踏青阳。
风暖有人能作伴,日长无事可思量。水流花落任匆忙。

竟日看遥岫,经旬闭窈扉。烟霞曾共宿,清梦每同飞。

西园飞盖几人同,寒色苍茫几席中。城雪尚连芳乐苑,阁云曾傍建康宫。

可能宾客逢荀令,未许风流减谢公。斋里虎头金粟影,杜陵从此忆江东。

黄山秀拔青冥中,天都之峰何穹窿。高居特室群真集,玉佩珊珊度碧空。

嶙峋直上三千丈,星辰可蹑日可望。风落钧天帝畤前,瀑飞积雪神皋上。

名山雄镇胡为哉,明牧应求济世才。华阴京兆徵恢出,石室成都待朕开。

济阳高君岂其胤,麟符作守新安郡。五马纡临紫气遥,尺书召入甘泉近。

君不见容成氏浮丘公,行随绛节轩辕宫。圣主明堂朝列辟,岂劳旌驭过崆峒。

泉源出山下,蒲生遍汀曲。波中演漾春,沙际参差绿。

离离映寒草,冉冉依荒竹。发地辟兰皋,临流葺荷屋。

人间华丽,恰似风前烛。万事转头空,世外隐、仙家清福。灵峰霞洞,四序不知秋,松为伴,竹为邻,闲唱无生曲。琴书乐性,道用调金木。炼出九霄身,六铢挂、朝元去速。永无生老,升入大罗天,任世海,变桑田,真与神仙逐。

两崖一线走阴森,班马凌兢有戒心。雪似冻鸦翻绝壁,石如饥虎攫空林。

横桥入市人声杂,候馆悬镫夜色深。不用继庖烦长吏,龙溪茗碗豁愁襟。

归去何劳枝上喧,春残疑是怨黄昏。声凄几动离人恨,肠断空思望帝魂。

芳树夜深啼有血,孤窗初听月添痕。谁云地气南方至,愁向东风不可论。

从来月蚀最愁予,绣佛龛前诵佛书。凡世不知天上事,嫦娥意念更何如。

手自移时尺许长,三年拂拂及宫墙。
愿言勿负栽培力,保此坚贞傲雪霜。
塞上秋鹰白雪飞,溅溅生血洒毛衣。
日斜却过轮台下,争看红妆猎骑归。
山到金盆共绕回,势高群岫独崔嵬。
那更绝顶又拳石,真似飞从天上来。

高台凌汉表,属目出朝阳。地控黄旗壮,云垂碧甲长。

据梧吟调古,绣佛两花香。坐待庭前月,清思不可量。

雨霁碧天清,暑退新凉足。高卷风廊十二帘,烟袅茶刚熟。

翻阅白云篇,得意从头读。蓦见西窗竹影斜,月转阑干曲。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我视谋犹,伊于胡厎。

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国虽靡止,或圣或否。民虽靡膴,或哲或谋,或肃或艾。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惇笃,奉以忠信,奕世戴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

  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又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

  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能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