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萤

照草光犹嫩,泥泥且试飞。乍看吴叶下,当是露珠非。

未识寻罗幕,无忘趁荜扉。明宵庭影畔,添引两三辉。

黄渊,原名一渊,字积水。大埔人。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贡生。幼颖悟,笃学能文。与同里隐士蓝嗣兰、程乡举人李楩等为莫逆交,日以诗文相切磋。甲申鼎革,翌年南京复陷,全粤震动,渊与乡人于各隘口设关,晨启暮闭,以稽行路,乡里得以保全。曾踰岭涉江,跨匡衡泰岱,联络志士。胸中不平之气,皆托之于诗。其文奇肆郁勃,为明末岭东诸家之冠。晚岁筑楼亭于磐湖,抱节欲终老于此,人呼为黄处士。以任侠抱奇,戆直无忌讳,后竟为雠家所杀。民国《大埔县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今岁天旱甚,百谷病已久。
山梨最大树,属此亦乾朽。
当春花盛时,雪满山前后。
常期摘秋实,穰穰落吾手。
忽惊冰玉败,不与膏泽偶。
清朝起周览,映叶才八九。
闲居问时物,此说得溪叟。
贫斋分寂绝,尘抱徒噎呕。
宁知萧条内,把握忽先有。
食新恐非称,分少觉已厚。
开苞日星动,落刃冰雪剖。
烟浔择新汲,远负盈素缶。
英华两相发,光彩生户牖。
初尝蜜经齿,久嚼泉垂口。
蠲烦慰诸亲,愈渴忻众友。
肯视故畦瓜,宁论浊泥藕。
岁晚迫风霜,人饥之藜糗。
真味虽暂御,未许置樽酒。
锦池江上柳垂桥,风引蝉声送寂寥。
不必如丝千万缕,只禁离恨两三条。

一泓香泉流不涸,一洞幽花自开落。夜半月明松上声,知公乘云下寥廓。

公去不知几何年,公归犹认丹炉烟。炉烟已冷春风暄,花流洞口泉涓涓。

神仙不世出,蟪蛄笑蜉蝣。嘉禾旷膏泽,稊稗矜有秋。

驱马将焉往,荆棘满崇丘。玄阴结严冬,芳意坐自遒。

鸿鹄从何来,哀鸣声啾啾。愿欲适县圃,路阻迷所投。

况我孱懦成,引领空忧愁。

杨柳风斜。黄昏人静,睡稳栖鸦。短烛烧残,长更坐尽,小篆添些。

红楼不闭窗纱。被一缕、春痕暗遮。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

霜枯古树秋䬃䬃,枝间老猿罢腾踏。戏将长臂扑游蜂,半似相欺半相狎。

冈峦高下路东西,由来异类不同栖。应怜野径穿花去,不作空山抱树啼。

君不见场中有果房有蜜,共趁园林好风日。丁宁慎勿采桃花,留结山中千岁实。

高城巀巀山百堵,白日树旗夜悬鼓,将军戒严太守武。

城下贼来,城上彀弩。楼军转石,城人负土。噫嗟嗟,城完家可全,城破家为虏。

传与城中人,但保城,莫闭户。

人间常奉诧,张也好堂堂。
处众谦和甚,居官志力强。
当时君壮健,在座我苍浪。
今日翻相哭,无言问彼苍。
沙尾维舟傍水杨,主人延我坐中堂。
山焦石裂方亭午,借得微风一霎凉。
劫外威音,叹劳生荒苍,几曾知觉。勘破转轮,擘碎虚空,游戏六门无著。块然蕙帐胡床稳,看铁树应时花灼。慧光烁。大明宝殿,玉龙盘薄。一颗玄珠踊跃。迸霞彩辉辉,万神欢乐。放去收来,逆顺纵横,雪曲顿超橐龠。真情欲诉凭谁说。见胎卵、梦魂交错。晓天廓。听吹凤楼画角。

去岁雪中谈岁暮,只今岁暮夜空长。纵然未到家山去,一路梅花也自香。

夕阳在西山,素月上东岭。丛篁凝露光,澄波下天影。

清籁时淅淅,幽怀复耿耿。无人话夜凉,流萤度三径。

王孙宝玦已流落,九马不复归长安。梨园歌舞入残梦,白屋无人空翠寒。

流泉汨汨如流乳,竹应笑歌成律吕。酒酣濯足望洞庭,一片潇湘隔秋雨。

有鸟有鸟来丹山,羽衣五色朱其冠。人间腥腐不足饱,食汝竹实饮汝湍,为汝一出三千年。

阑暑后,竟夕走雷声。拥鼻微吟秋树下,一篝冷碧碎于星。

何事更囊萤。

捐躯敢轻掷,偷生惨不欢。生死两迷惑,堂上病凄酸。

缠绵复缠绵,冉冉岁将阑。一身不自宁,犹念儿衣单。

素丝结易解,我罪奚由宽。誓将厉六翮,鸣号叩天关。

明月照前庭,萧萧有余寒。皇天竟幽默,喟然摧心肝。

诏书百道走黄封,南国新妆步辇从。故剑不须悲夜月,几人曾听景阳钟。

闻说上流江水恶,无数行舟波中落。到眼惊看骇浪奔,恍忽鲸吞与鼍作。

连朝况遇打头风,雪浪如山噤舵工。长樯铁鹿沙滩驻,后榜前艘语不通。

忽来猛雨如飞砮,疑有斗蛟空际舞。不辨风声与水声,但讶前峰拔老树。

有时雨止总风狂,鹢首滔滔接混茫。似忌客行贪利涉,天公作意阻归航。

五夜洪涛堆裹宿,雨著箬篷纷渗漉。频移卧具不成眠,差幸停船无倾覆。

石尤小缓辑能移,遥见堤边农妇悲。群说圩田秧再插,今番水涨又无涯。

俎豆有践,黄流在尊。九宫之祀,三代莫存。
乐变六宫,坛开八门。圣皇昭对,祐我黎元。

  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污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岩壑澄清景,景清岩壑深。

白云飞暮色,绿水激清音。

涧户散馀彩,山窗凝宿阴。

花草共萦映,树石相陵临。

独坐对陈榻,无客有鸣琴。

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