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杂兴二首 其二

秦淮桥下江水清,凤凰台前霜月明。莫愁艇子系何处,杨柳萧萧无限情。

(?—1375)元末明初广东番禺人,字庸之。元末,何真据岭南,开府辟士,哲与孙蕡、王佐、赵介、李德并受礼遇,称五先生。朱元璋建吴国,招徕名儒,拜翰林待制。明洪武初出知东阿县,剖决如流,案牍无滞。后判东平,以诖误得罪,得释归。后仍追治,被杀。尝构轩名听雪蓬,学者称雪蓬先生。工诗,有《雪蓬集》。
  猜你喜欢
金谷园林锦绣香。踏青挑菜又相将。凤台人远,离思入三湘。
花著雨添红粉重,柳随风曳碧丝长。薄情鸾燕,春去怎商量。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翠装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销空。

新样小团龙。

芦根渺渺望无涯,雁落圆沙几点排?
明月堕烟霜着水,行人今夜宿清淮。

碧海何年已变田,空传双舄旧时仙。
乘风欲挹浮邱袖,同访朱明别洞天。

怪来寒气入重关,风约飞花扑坐间。银海平吞云际月,琼峰暗换屋头山。

诗怀不为寻梅好,酒价从教辍俸还。岁事丰穰应有兆,九重喜色动天颜。

土墙茅屋护篱笆,户内书声得几家。流水故将村路断,远山都受竹围遮。

深藏地势当城郭,团练乡兵作爪牙。战后时平生计足,绿畴春雨长禾麻。

黄叶声中蜡屐双,来寻初地背秋江。穿蹊诘曲行香篆,隔树微茫见佛幢。

西笑人回尘堁梦,南朝僧老雪霜降。六时钟磬三生路,趁听松关雨后淙。

悯雨连三月,为霖抵万金。
小垂开士手,足慰老农心。
果欲千仓积,犹须一尺深。
病夫浑不寝,危坐听佳音。
金灶新和药。
银台旧聚神。
相看但莫怯。
先师应识人。
嗟行人之蔼蔼。骏马陟原风驰。
轻舟泛川雷迈。寒往暑来相寻。
零雪霏霏集宇。悲风徘徊入襟。
岁华冉冉方除。我思缠绵未纾。
感时悼逝凄如。

异方久漂泊,岁晚羁吴门。慷慨俯流水,悠悠度朝昏。

荆璞献所知,怀宝非有恩。达人一倾顾,至道千古存。

富贵易追逐,焉能效尘奔。世态日已薄,忧心向谁论。

朝发慈姥山,莫宿吴公桥。
日入气犹溽,清怀厌烦嚣。
隔江风雨至,绿树凉萧萧。
邻舟颇相好,有酒忽见招。
明发波浪阔,相望一何遥。

六丁凿碎玉崚嶒,刻玉为花笑裂缯。石蜜和浆调露蕊,茶铛无水斲崖冰。

城头看树低三尺,云里有山知几层。欲寄江南问春信,珠玑落纸笔光凝。

端溪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
更得孤卿老书札,人间无此五般高。

回风吹云杂高树,树底纷纷作疏雨。雨多十日未开门,前头草色连荒村。

故人不来老却春,山阴独立愁将昏。忆我初游上京国,君独看人惜离别。

凤台旅思逐春云,剡曲閒情对秋月。几日归来接故园,愿分邻舍对柴关。

访旧多寻溪底棹,看云不厌门前山。山家烟火人来去,野水孤村自成趣。

仄径长留松竹阴,低檐近引藤萝雾。草深沙路不堪行,迟尔幽居须待晴。

传语先题数行字,有窗多听晓莺声。

轻寒天气半晴时,陇麦畦桑绿渐肥。
谁与试烟传蜡烛,且谋沽酒典春衣。
东风门巷桐花落,流水池塘燕子飞。
吟罢不堪搔短发,杜鹃祇解促春归。
不见故人久,吟愁入鬓丝。
试呼村舍酿,细论草堂诗。
夜雨西窗烛,春风别墅棋。
沧州如有约,岁晚共襟期。

风雨衡茅深复深,朝来隐几独长吟。正怜静里耽诗癖,忽喜门前有足音。

爨下焦桐弹《别鹤》,箧中茧纸写来禽。南山千古悠然意,惆怅何人识此心。

先生真隐逸,家室未居城。世说卿惭长,人称姓不名。

燕巢茅屋暖,鹤啄芡湖清。鱼汊今年好,方舟荡桨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