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作贻祖三咏

朝行敷水上,暮出华山东。高馆宿初静,长亭秋转空。
日余久沦汩,重此闻霜风。淅沥入溪树,飕飗惊夕鸿。
凄然望伊洛,如见息阳宫。旧识无高位,新知尽固穷。
夫君独轻举,远近善文雄。岂念千里驾,崎岖秦塞中。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猜你喜欢
乌蟾俱沈光,昼夜恨暗度。何当乘云螭,面见上帝诉。
臣言阴云欺,诏用利剑付。回车诛群奸,自散万籁怒。
马络青丝,障开红锦,小晴初断香尘。芳醪满载,持烛有佳人。飞盖西园午夜,花梢冷、云月胧明。折还惜,留花伴月,占定可怜春。
佳人。争插帽,已残芳树,犹缀余英。任红辞香散,蝶恨蜂瞋。醉也和春戴去,深院落、初馥炉熏。玉台畔,未教卸了,留映晚妆新。
政事浑如春梦闲,人情嚣薄恶儒冠。
四朝遗列承平日,两世观风树大桓。
经济安民心不晦,保全传嗣骨无寒。
乾元恰似诸公意,符节还同一揆看。
玉节江南道,铜符海上州。
登车人自化,截镫士争留。
不作田园计,长怀世事忧。
秋风闭黄壤,谁为子孙谋。
丈人峰前山四周,中有五城十二楼,玉华仙宫居上头。
紫云澒洞千柱浮,刚风八面寒飕飕,灵君宴坐三千秋。
蹻符飞行戏玄洲,下睨浊世悲蜉蝣,桂旗偃蹇澹少休。
知我万里遥相投,暗蜩奏乐锵鸣球,浮黎空歌清夜遒。
参旗如虹欻下流,化为神灯烛岩幽,火铃洞赤凌空游。
谁欤蔽亏黯然收?祷之复然为我留,半生缚尘鹰在韝。
岂有骨相肩浮丘?山英发光洗羁愁,行迷未远夫何尤。
笙箫上云神欲游,揖我从之骖素虯。

万恨千愁,将年少、衷肠牵系。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

可惜许枕前多少意,到如今两总无终始。独自个、赢得不成眠,成憔悴。

添伤感,将何计。空只恁,厌厌地。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

不会得都来些子事,甚恁底死难拚弃。待到头、终久问伊看,如何是。

夜闻木叶落,疑是洞庭秋。中宵起□望,正见沧江流。

□风□□□,山月隐城楼。浔阳几万里,朝夕泛孤舟。

世事相倚伏,日月更代谢。百年能几时,一岁秪今夜。

逝者岂复回,有生无不化。惨恻孤灯前,悲啼数行下。

五道蚕丛初辟,三盆虎圈俄修。采桑秦女自风流。

翻学下车冯妇。

浴罢恰如得子,缫成便可封侯。彩丝束缚挂钗头。

傍向盘龙欲斗。

青青河畔草,悠悠陌上尘。春风日飘转,变故复变新。

昔为闺中嬖,朱楼敞十二。芳妍夺主情,列屋不成媚。

今为荡子妻,空床伴憔悴。伤哉蒲柳姿,膏沐不能理。

乌石山中生紫芝,少谷先生归去时。赠君试作远游曲,较似仙人碧落辞。

试选蛾眉几许长。纤纤侵入鬓云黄。天边夺得初三月,镜里描来第一双。

真国色,好天香。安排枕席待君王。越溪多少莲舟女,老却失颜不嫁郎。

寒透小窗纱,漏断人初醒。翡翠屏间拾落钗,背立残釭影。
欲去更踟蹰,离恨终难整。陇首流泉不忍闻,月落双溪冷。

逃暑怜河朔,携樽叩暮关。蝉遗凉吹远,凫引绿漪閒。

拟醉下弦月,忘归小隐山。芰荷初制服,沾湿露华间。

榆荚空飞不算钱,韶光归速置何缘。惜春情味过年少,战酒英雄退日前。

竹笋迸阶抽兕味,杨花铺水涨龙涎。妖妍万变成凋谢,长养须资大夏权。

微雨打扁舟。天气初秋。最难为客五更头。回首家园何处也,梦绕秦楼。

倚枕听江流。雁唳芦洲。离情如水几时休。谁似鸳鸯沧海上,不解离愁。

访古问渔樵,英雄泪未消。宋魂徒自远,楚些不须招。

国事存厓石,臣心逐海潮。胡元何足恨,天意在明朝。

甘露醴泉天降,琼浆玉液仙方。
一壶馥郁喷天香。麹蘖人间怎酿。
要使周天火候,不应错认风光。
浮沈清浊自斟量。日醉蓬莱方丈。
人生有酒,得闲处、便合开怀随意。况对寿、龟仙鹤舞,犹直壶天一醉。蚕麦江村,梅霖院落,立夏明朝是。樽前回首,去年四月十二。
依旧洛里吟窝,华台书隐,心事无怀氏。偃鼠醯鸡空扰扰,海月天风谁寄。珠璧祯祥,斗牛光景,预可占斯世。先生出否,明年方六十岁。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