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铜虬咽清昼,骤雨鸣溅溅。揽衣循广墀,寂照生寒烟。
乍疑玉女箭,当窗逞骈阗。旋讶鲛妾珠,入掌争蝉联。
因风倏变现,幻影相夤缘。我闻香海潮回一弹指,三山浮动惊顽仙。
以无明故作水观,画空得界成中边。本来无受讵有触,物间之物圆间圆。
针锋粟颗绝思议,印可未得知闻悬。妙手烦公碎虚白,覆杯涤尽坳堂砖。
晶帘高轴玉壶净,照座但有真如篇。
道家称洞府,兹山第七天。宵中白日出,石窦黄龙蟠。
涓涓铁桥流,上与瑶池连。不见蟠桃树,但见梅花阡。
我欲折梅花,贻我心所欢。所欢在何处,仰视明月娟。
振衣发长啸,寤寐将焉谖。物役各有极,聊以返自然。
积水明如镜,轻舟小似鞋。晴天弥旷野,远势接平厓。
宿雾千林合,归云一鸟偕。川原堪极目,虚阁自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