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生儿须男不须女,二十辞家事明主。由来卿相出白屋,志士宁甘守环堵。
天上黉宫古庠序,济济衣冠鹓鹭羽。学业须兼文与武,济川期舟旱期雨。
悬髻看书困不眠,劬心问道饥忘咀。朝来忽睹林间鸦,雏飞哺母声哑哑。
慨想高堂缺温清,稽首天阍动天听。春烟苍茫春树绿,水煖芹芽白如玉。
扁舟荡漾驶归风,綵服飘扬炫晴旭。盈门弱柳鹅黄丝,莺鸣如弦花满枝。
开门见儿喜不定,问言执手仍牵衣。牵衣上堂拜嘉庆,笾豆既具殽且时。
儿前劝酒还蹈舞,亲戚满筵欢笑语。朱颜婉娩映青松,鹤发婵娟照芳醑。
为子歌一曲,送子江之湄。到家早来旋,勿为儿女慈。
人生有亲乐莫乐,况乃君恩重山岳。读书不可迂,检身不可疏。
劝子慎勿学世儒,顾言耻行名为愚。君不见良金铸为器,鼎鼒亨饪干将利。
才全德备称大贤,报国荣亲两无愧。
酒船一棹镜湖波,云掩稽峰半薜萝。休道谪仙今独少,山林狂客也无多。
万绿一花,窈影吾媚。挹其空芬,不酒而醉。白袷满筵,顾之皆翠。
过顶波光,中有鱼吹。燕以悦飞,莺以怨睡。彼挟丸者,踌躇停辔。
春之所娱,于秋咸备。不知高阳,疾已西坠。良友招携,我寂聊慰。
饮彼艳光,以泽憔悴。虚堂一隅,莎草晴被。方丈古筵,萧飒黄魏。
芳土如金,尺寸皆贵。小山碧丛,招摇之桂。月虽未升,天澄何翳?
吾搜其碞,客席其砌。兴有各抒,协则同契。千车已回,夕象逾霁。
出门看山,海东垂髻。
日出东南隅,陌上光景杲。妾心畏蚕饥,闺中起常早。
言采陌上桑,少年逢路旁。驷马立踟蹰,遣吏下请将。
妾跪长太息,妾家有夫侍中郎。侍中五日一洗沐,门前车马烂生光。
君自有妇妾有夫,钱刀何用徒区区。君可速归去,勿复问罗敷。
采桑采桑朝露多,闺中蚕饥愁奈何。
本分家风,寻常日用,何方不是林泉。饥餐渴饮,任运度流年。
行止非人所及,休思算、渴弱由天。君知么,一身尚假,万事岂牢坚。
些儿穷活计,寂寥潇洒,有口难言。箪瓢不置,那得买山钱。
且恁腾腾兀兀,任从他螳战蜂喧。真清乐,松间步月,石上枕书眠。
上都半道次榆林,是处鸳鸯野泺深。不比使君桑下问,自媒年少觅黄金。
朔方大野何寥哉,悲风惨淡从天来。初如巨壑吼阴浪,忽似晴空行怒雷。
严风吹霜石为裂,淅沥飞沙砭人骨。万里书生二十馀,匹马来为朔方客。
朔方之人胆如斗,不斗才华斗身手。无复悲歌慷慨声,犹能使气屠鸡狗。
凭高仰视太行山,山气空濛紫翠间。东西日月自吞吐,今古烟云相往还。
太行势尽西山起,凤舞龙蟠耸神伟。昨夜燕山雪作团,散落飞花汉宫里。
朔方猛士气凌云,白首防边未策勋。马上相逢泪如泻,嗟我何为朔方野。
仙都昂首标孤青,谁与抗者惟鹿鸣。仙人遗鹿说悠渺,东坡有诗山乃名。
以人传物物传地,胜游文藻垂千龄。长公龛侧岩花馨,曲廊下俯南宾城。
左枕青牛右白马,波光云气纷阴晴。古窦纬藤萝,流泉甘且清。
炎天日方午,累榭风泠泠。绿阴为海不知暑,岷水西来如带萦。
地属公家百不禁,往往呼卢远心无杂迹,随在得真还。
阅世摩孤剑,围书坐万山。雪天生气出,人海寄身閒。
愧少匡时略,梅花且闭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