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青派连淮上,黄楼冠海隅。此诗尤伟丽,夫子计魁梧。
世俗轻瑚琏,巾箱袭武夫。坐令乘传遽,奔走为储须。
邂逅我已失,登临谁与俱。贫贪仓氏粟,身听冶家模。
会合难前定,归休试后图。腴田未可买,穷鬼却须呼。
二水何年到,双洪不受舻。至今清夜梦,飞辔策天吴。
洒洒春痕满笔端,罗浮梦断客衣寒。卷中诗句都清绝,合与梅花一例看。
使君忧旱祷星台,走拜冲炎去复来。扑马忽飞晴昼雨,迎龙先带碧潭雷。
凭将素履通三极,不是临祈洒一回。总谓承膏无寸土,分凉犹到读书斋。
馆娃宫里落花多,春色撩人可奈何。南省风流又架阁,宫才解赋馆娃歌。
北去迁沙漠,诚心畏从行。不如当日死,头白若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