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场屋推声价,朝绅仰典型。朱衣老卿列,白首恋亲庭。
舟壑一朝失,泉台万古扃。音容宛在目,争免净飘零。
慢骂狂生捋虎须,比言雀鼠意何如。只缘要假刘郎手,兼道才名亦是虚。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
能几字、尽殷勤。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
清源先生乡达尊,昔以通家拜函丈。别来四十有三年,至今仪形劳梦想。
当时令子朴且真,与我相欢亦长往。有孙今传祖父业,授徒假馆双江上。
不随尘俗混驱驰,但以诗书待咨访。潜心篆籀积岁年,往往挥毫作题榜。
我虽闻之未识面,已为名家动歆赏。玉堂侍读重同宗,万里暌违心怏怏。
此图寄赠有微意,我为题诗叙畴曩。清贞比德兰与石,珍重幽人在林莽。
南越太后邯郸女,皓齿明眸照蛮土。珊瑚为帐象作床,锦伞高张击铜鼓。
太液池内红芙蓉,自怜谪堕蛮烟中。灞陵故人杳无耗,深宫独看南飞鸿。
随儿作帝心不愿,惟愿西朝柏梁殿。茂陵刘郎亦可人,遣郎海角来相见。
金猊夜燎龙涎香,明珠火齐争煌煌。番禺秦甸隔万里,今夕得遂双鸳鸯。
白首相君佩银印,干戈欲起萧墙衅。莫言女子无雄心,置酒宫中潜结阵。
汉家使者懦且柔,纤手自欲操霜矛。孤鸾竟落老枭手,可怜空奋韩千秋。
楼船戈鋋师四起,或出桂阳下漓水。越郎追斩吕嘉头,九郡同归汉天子。
尉□坟草几番青,霸业犹与炎洲横。玉玺初从真定得,黄屋却为邯郸倾。
五羊江连湘浦竹,娇魂应伴湘娥哭。
云掩金戈日,风生铁马尘。乱离谁事主?贫贱独为民。
鸡犬人烟绝,鼪鼯草木邻。喜闻同舍语,天已厌荆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