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来山中坐,兀兀二旬馀。澹然心无事,宛若生民初。
流泉当几席,众山立庭除。高树依岩秀,修篁夹路疏。
所至得心赏,终日欣欣如。流光易差沱,此日良不虚。
寄言缮性者,速驾深山居。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为闻高隐访遗孙,只有孤山独自存。怅望咏梅人不见,寂寥惟度月黄昏。
逆浪随风白,阴云覆客舟。雨声生滴沥,波面点浮沤。
昏黑山藏树,苍茫蜃结楼。高吟见真趣,何必问离忧。
不到金华四十年,碧溪深洞想依然。故人为郡应多暇,何日双旌翠霭边。
二月云烟傍翠岑,百年怀抱故人心。天涯雨色愁羊角,春日风光忆凤林。
孤馆夜寒灯寂寂,小池花好树森森。相逢咫尺人如许,时对音书泪不禁。
恻恻复恻恻,桑黄秋露白。持糜不能餐,持麻不能织。
池荷送香气,露坐判微凉。归鸟急高树,幽花明夕阳。
室霉搜蠹简,草细蔓蛇床。辟暑愁无计,难寻冰雪方。
寄傲南窗孰与俦,一帘佳色伴清幽。素心常想亲晨夕,瘦影堪怜共卧游。
对饮花前应醉月,寻诗梦里亦吟秋。风高九日相投契,破帽霜寒也不愁。
曼倩滑稽雄,阊阖能叫啸。一言绐侏儒,金门始待诏。
怀肉虽不恭,九重翻一笑。倡优恣诙谐,谏苑中机要。
庭议斩董君,宣室不得召。玩世依朝隐,赡词亦微妙。
高咏卫简篇,斯人可同调。
时当默处懒争鸣,夜向空庭独发声。低逐蛩号音不乱,高随蚓曲气还清。
官私却混今谁问,鼓吹难齐部未成。雨后竹中空自怨,并无飞羽宿啼更。
茫茫沧海一扁舟,隐约星罗西屿头。山仄远迷乌鬼渡,浪高齐拍赤嵌楼。
笑他草窃成何事,冠绝平生是此游。莫向穷乡辨稊米,中原如发十三州。
琐闼无堪早退藏,衰年幸得病躯康。分曹校射依芳树,对景开樽乐小庄。
休言席上杯盘恶,且喜壶中日月长。况是吾人俱白首,更忧何事不徜徉。
戎马奔未宁,何暇剪商祀。岂无传季心,早于无形视。
挈弟来勾吴,端委治周礼。宁不惜故国,社稷有人在。
君臣父子间,隐德谁堪拟。
呜呜寒吹撼旗亭,荣落随时亦惯经。晚岁几人伤老大,飞花前度感飘零。
鬓因点雪俄惊白,眼不逢春未肯青。回首长堤芜没尽,六朝烟月梦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