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敬亭如静女,姽婳有余态。洞山如道流,吐纳成沆瀣。
阳羡连故鄣,居脽相负戴。地灵草木异,云雾凝叆叇。
尤重罗嶰名,超轶绝流辈。山气夕阳佳,风露非灌溉。
昨赋《绿雪诗》,莽卤乏清裁。名流递赓唱,粲若珠百琲。
髯也实致师,拔戟成一队。白甀题红签,细君自蒸焙。
朝来肯送似,秀色染眉黛。下帘候鱼目,芳瓷露蟾背。
虽复遭水厄,颇亦浇垒块。茶声正瑽琤,竹影交琐碎。
诗成遣长须,聊作三舍退。君当贾余勇,吾衰鼓已再。
羽人重周游,踪迹半天下。渡海窥蓬壶,寻云历嵩华。
朝登徂徕顶,夕眺琅琊台。盘桓云珠树,酝藉九霞杯。
长生大道应无外,婴儿姹女遥相待。金鹅结蕊养神丹,玄牝垂根长脐带。
学道何妨暂出山,收琴卖药到人间。五侯七贵希相问,抱得瑶笙鹤上还。
还山宴坐璚林久,龙虎峰南一回首。秋风入洞雁蹄霜,忽忆乡山菊花酒。
归来宛是辽城鹤,满面犹酣太玄酪。仙歌未了泪纵横,残日潇潇陇树声。
谁知云水烟霞性,也动松楸霜露情。寒冬别我无诸郭,遥指仙都在寥廓。
横天鹤影佩声微,惟见千山雪花落。
心猿持不竞,意絮飞初定。热恼除焦煎,贪嗔戒急缮。
皈依趋道场,圆照启禅镜。兹晨方大寤,天竺降祥庆。
丈六挺金身,说法众生听。苦行曾六年,沐浴竹园静。
罽宾留象尊,波斯转轮正。兰汤俨若存,螺发新逾莹。
礼罢鹫山钟,讲馀鸰堂磬。沙弥结夏时,正可求自性。
清凉五罪销,寥廓六尘净。以此度世人,平等超三乘。
请谢八关斋,忏悔已恭命。至理归无生,悠然发高咏。
偃蹇不相期,迟暮岂自持。昔为倚闾叹,今为绝命思。
讵怨游子去,翻怜游子悲。啾啾孤鸟鸣,飏飏垂风丝。
秋色佳哉,正时在、枫前菊后。更喜遇、杨亭胜侣,移樽相就。
月下横床依碧树,花间记曲添红豆。问今宵、乐事定如何,西园又。
真不夜,浑如昼。吹玉笛,传铜斗。任露华和酒,共沾罗袖。
鱼鸟岂知家国事,盘觞且老英雄手。把浮云、指点向诸君,吾何有。
老人年来爱看戏,看到三更不渴睡;所喜离合与悲欢,末后半场可人意。
模糊世界谁忍真,满前脸花兼眉翠;嗔喜之变在斯须,倏而狰狞倏妩媚。
抵掌谈论风生舌,慷慨悲歌泉涌泪;岂有性情在其间,妆点习惯滋便利。
无数矮人场前观,优孟居然叔敖类;插科打诨态转新,竟是收场成底事!
老人虽老眼未眊,见此面目增怒恚。我欲逃之无何乡,云海茫茫乏羽翅;
我欲闭户学聋哑,百病交攻难久视。祗应饱看梨园剧,潦倒数杯陶然醉。
红熟樱桃,青舒蕉叶,几回空盼归船。飞絮飞花,送春又是今年。
云天凝望情何限,倚东风、消瘦谁怜。遍天涯,草色依依,青接寒烟。
锦鳞卅六愁难寄,怅云迷湖树,路隔晴川。弹泪清波,随潮流到伊边。
疏灯摇晕纱窗冷,忆前宵、听雨难眠。问此时、回首家乡,那更闻鹃。
曲栏小苑薰风至。苔痕净、雨色朝来初霁。远树净重,阴满莎阶生翠。
莫道佳辰时暗逼,又早说、江潭旧事。须记。把昌歜浮杯,彩丝缠臂。
消受。午簟清凉。爱湘帘、深隔竹床髹几。银叶贮秦篝,且分香微醉。
不羡歌纨垂舞袖,羡采艾、烹葵情味。独自。忆往日牵衣,今同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