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沈沈沧淮口,植木限众流。启闭固有时,出纳千万舟。
眷予怀抱昏,羁别相牵钩。观此巨派注,颇觉滞闷瘳。
喧豗怒霆起,始骇久不收。既前目眩转,足缩不敢留。
朔雪下喷薄,散为白雾浮。上悬赤油幕,旁断缥玉旒。
恐激地轴转,人有鱼鳖忧。惊嗟势力壮,孰谓此物柔。
吾思作至监,实以处上游。又欲接之口,沃荡胸中愁。
俄然渐枯涸,哮尔空泥沟。渟滀既因人,开泄岂自由。
立间见底里,咄哉为尔羞。
南来北去何时了,为利为名无了时。为利为名满世间,南来北去正相宜。
朔风三月衣裳单,塞上行人忍涷难。好笑山中观静者,无端绝寒受风寒。
谓余为利不知余,谓渠为名岂识渠。非名非利一事无,奔走道路胡为乎。
试问长者真良图,我愿与世名利徒,同歌帝力乐康衢。
谁筑高台势半倾,昔人犹慕好贤名。天于白日自今古,士与黄金随重轻。
返照又兼飞鸟没,残霞时傍断虹明。萧萧易水知何地,登眺惟深感慨情。
蓬瀛久辍列仙班,时见乌朝数往还。销寂潜虬敖嫩水,䙰褷冻雀纥千山。
流黄度曲填金缕,捣素缄愁寄玉关。不是甘泉烽火近,有人心折大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