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朱弦大古清,政无矇瞽在周庭。高山流水本无事,安用区区里耳听。
桐叶秃。闲庭又添得,浅黄深绿。烂漫风前,几丛水蓼,几丛霜菊。
尤喜西风锦衲,雁将来、先已红足。映修竹。紫罗裳倩,绛云冠矗。
一曲园中游瞩。喜秋光、斑斓满目。转忆春三,红酣香暖,反嫌粗俗。
老去江郎,怎笔下、无此缤纷浓郁。萧斋读。空对秋山如沐。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闻道青溪歌院,只剩兔葵一片。五更还响落花,景阳钟。
寂寞白门杨柳,春思浑如中酒。鸳鸯飞尽莫愁湖,可怜无。
闲情新赋,把灵犀一点。写入香罗白团扇。好羞时低障、浴后轻拢,长傍着,小小桃花人面。
横塘重寄与,满握冰蟾,比似华年一分欠。画里说春愁、红锦窠温,反输与、翠禽双占。
倘长得随伊、镜台边,便扫地添香,也都情愿。
长怀乌衣游,亲姓何戚戚。吾曹乃其后,何不迨往迹。
向来鸿雁影,旷若参辰隔。沉思不可见,伫立久悽恻。
去年霜霰中,送别衢路侧。今年冬风至,犹未见颜色。
念我如楚囚,欲往终未得。倘能为我来,不远道里百。
要观衡茅下,有此座上客。新酿秋已熟,老菊寒尚拆。
弥年心拂郁,可以一笑释。仍当戒后乘,联翩载三益。
吾爱许夫子,传家守一经。虚心师绿竹,健翮振苍冥。
车笠盟如水,干戈鬓欲星。故乡尚烽火,何忍向南溟。
春还又。如何一点离情,暗逗垂柳。新愁相合就。悔却旧时,何事厮守。
别时尚久。早苦透、心花前后。明月低穿窗牖。听二十五弦声,问谁家还奏。
相对,俱成消瘦。频年欢笑,化作愁盈袖。拟同拼撒手,行路迟迟,寸心难朽。
思量僝僽。且共此、论文尊酒。休想长亭时候。天涯若比邻,君曾知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