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梅野先生子象贤,向来心印得单传。谚云蜡烛真明矣,罚止蒲鞭亦肃然。
执贽客多蜡有酒,诟租吏少箧无钱。玺书底事催归急,不许邦人借一年。
半榻山中閟白云,孤儿何处仰遗芬。蜀西几堕啼鹃泪,冀北空随市骏群。
明志未能光往烈,鞠躬无术愧前闻。尘途扰扰成何事,日把生绡对落曛。
献岁青阳开绀宇,长安乐事那堪数。夜夜和风拂画堂,朝朝淑气临朱户。
辛盘綵胜竞相遗,倏忽流光到三五。寻常三五对婵娟,此夕清晖倍可怜。
皎皎冰轮镫共灿,亭亭火树月同悬。七宝莲花花吐燄,五枝青玉玉生烟。
恍疑鲛室来燕市,别有繁星丽半天。是时车马纷相属,是时箫鼓声相续。
银桥高起盖侯家,铁锁光连韦氏曲。骠骑门前鳖驾山,平阳主第龙衔烛。
红云紫雾映楼台,?合金铺彻夜开。共看宝月明于昼,共赏华镫去复回。
佳人队队歌金缕,公子翩翩醉绿醅。绿醅金缕欢无极,忽听城头起长笛。
梅花吹落数声中,行过西园又南陌。谁家年少羽林郎,金鞍玉勒紫丝缰。
天街看罢鱼龙戏,挟斜还入斗鸡场。瞥见香车拥珠翠,游遍画桥一十二。
人问镫火渐阑珊,还从太乙祠前去。参横斗转玉绳低,游子归来路欲迷。
罗绮馀香满大堤,踏歌连袂相扶携。为怜帝里风光好,肯惜良宵醉似泥。
新堂筑几年,奇石复巍然。座客乐时满,架书经乱全。
城阴篱落下,山色屋隅边。相对已如梦,况忆十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