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陈生

绛帐曾施种德门,两阶玉树吐清芬。重来不见凌霄干,泪湿青山几片云。

(1430—1518)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猜你喜欢
南方有障气。
晨鸟不得飞。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珠殿香軿倚翠棱,寒栖吾道寄孙登。岂应肘后终无分,见说仙中亦有僧。

云敛石泉肘险窦,月明山鼠下枯藤。还如华顶清谈夜,因有新诗寄郑弘。

李生来岭南,自挟书一束。食箪寄萧寺,矻矻昼夜读。

馀子让头角,文作翻手速。小试不尽能,它日真可卜。

里中老仙伯,曾对玉堂宿。高节老弥厉,名盖斗南北。

掖垣我畏友,不爱万钟禄。卷藏一丘下,勋业所迫逐。

子归问道要,储作饥岁谷。富贵偶然耳,吾欲子金玉。

不吃胡麻饭,杯中自得仙。隔篱招好客,扫室置芳筵。
家酝香醪嫩,时新异果鲜。夜深唯畏晓,坐稳岂思眠。
棋罢嫌无敌,诗成贵在前。明朝题壁上,谁得众人传。
高会蓬瀛振德音,崇贤同庆湛恩深。
瑞融云露飞宸翰,荣下烟霄饰禁林。
凤藻环奇清击石,龙文模琢丽雕金。
辞臣喜适逢时愿,睿眷殊敦好士心。
华照北门张级绣,秘逾东序敌球琳。
玉堂宴罢尤知幸,御牓天章岂易寻。
十年为客古南都,不谓斯行得范模。
我自阅人惟见此,公言有弟更謄吾。
金堤碧瓦新游览,绿竹红薇旧醉呼。
短别未应劳梦寐,定来骑马看西湖。
散礼风雨起。
句曲山前县,依依数舍程。还同适勾漏,非是厌承明。
柳谷供诗景,华阳契道情。金门容傲吏,官满且还城。

春至日色好,白水生青烟。江梅巳堪折,园柳亦可怜。

鸟鸣山芳菲,鱼跃波漪涟。人生覆载间,与物共推迁。

守分绝外求,何者为忧煎。但愿有酒饮,无事惊昼眠。

即此是至乐,安用松乔年。

生平曾不事悠悠,倏忽年华五十秋。
宦意文情俱淡泊,可怜浑似李蒙州。

绿篝香袅烛花迟,倦眼朦胧酒醒时。心怯夜寒浑不寐,隔邻吹彻玉参差。

半空云雾拥层楼,中有仙人驻远眸。千古图书藏石室,万家烟树绕溪流。

新诗取压吴山会,健笔能扛浙海秋。此地清高远尘世,好从他日证瀛洲。

山亭在山背,不见山巍巍。
但见四面风,辐凑朝宗之。
深藏固甚智,自牧甘处卑。
一谦受四益,是以能不危。

着起春衫带小冠,轻鞭瘦马雪泥乾。二十四番春正好,莺花乞与眼前看。

片帆冲晓发,极目乱蒹葭。河上冰应合,风前雁故斜。

吴侬歌白苧,粤客醉梅花。到问云间日,江鲈味正嘉。

我欲法陶朱,积产善居奇。宝井腾精气,铜山拥重赀。

邓氏卒穷饿,石崇反见疑。不如来饮酒,日逐贫儿嬉。

春归黯黯若为情,独向青山彻夜鸣。故苑几回芳草没,锦江依旧暮潮生。

烟消深树藏难定,花落残红怅未平。莫道空斋高卧稳,分明听得一声声。

三秋湖舫话离群,百里还家傍海云。
今日耶溪秋信至,抽残荷叶未逢君。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

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独无李氏灵,髣髴覩尔容。

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

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

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

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

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

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

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

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

亹亹朞月周,戚戚弥相愍。

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

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

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

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

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

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

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