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痴仙山庄即事

来访庞公宅,云山郭外横。萍蓬游子迹,鸡黍故人情。

栗里安耕稼,桃源隐姓名。醇醪拚一醉,重与话鸥盟。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猜你喜欢
楚塞南行久,秦城北望遥。少年花已过,衰病柳先凋。
客泪收回日,乡心寄落潮。殷勤问春雁,何处是烟霄。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风摆 一作:风摇)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灞上真人既已翔,四人相顾都无语。
徐云天命自有归,不若追踪巢与许。
当年仙去鹤巢空,万壑千崖夕照红。
人在丹丘玄圃外,潇潇松桂夜来风。

五年戍陇南,十年戍陇北。夜雪度阴山,秋风入绝域。

战多宝刀缺,行苦马蹄蚀。归来见天子,功高无矜色。

功是战士功,德是明主德。小臣何所有,一心期靖国。

斋戒坐三旬,笙歌发四邻。
月明停酒夜,眼暗看花人。
赖学空为观,深知念是尘。
犹思闲语笑,未忘旧交亲。
久作龙门主,多为兔苑宾。
水嬉歌尽日,雪宴烛通晨。
事事皆过分,时时自问身。
风光抛得也,七十四年春。

身原博士非关{具},天遣穷人最是诗。消受时名但馀技,空山谁识老经师?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为君小写洛阳春,叶叶遮眉巧弄颦。终是倾城娇绝世,只须半面越撩人。

年年寸草留春晖,登堂犹见慈母衣。此衣何为出玉窆,涕泣说是当时殓。

自从失恃何十年,无端换劫红羊天。岂知金石原不坏,竟体浑坚争下拜。

吁嗟此服已泥涂,鲜明颜色不少殊。金棺未灰重泉下,不似银杯能羽化。

身兮服兮两无亏,箧中摺叠心为悲。相传蜕解多奇事,此语恐属齐谐志。

我惟传衣什袭藏,子孙世守毋相忘!

镇日幽斋事啸吟,池前漱石映清阴。苍松偃盖浑难画,白鹤登堂为听琴。

重叠图书偃邺架,玲珑秘阁肖云林。羡君独得岩栖趣,地僻尘音未易寻。

脉络分明记大乌,山形指掌考成图。亲经足迹今输我,能补修书一字无。

猗顿慕营殖,日夜谋钱刀。大贵多所伤,空令意气豪。

鼎鼎百年内,辟海流风涛。忧煎伐天性,此生无已劳。

所以古达士,四海捐鸿毛。安能为物役,长使心忉忉。

仙人羡门子,邈矣非吾曹。

二十少年望麟阁,盘马弯弓气磅礴。眼前都尉知是谁,云中但看双雕落。

古寺崇何教,门开不二宗。清风翻贝叶,秋雨听长松。

破壁青萝挂,残碑碧藓封。千秋王建宅,留得一声钟。

荒蒲乱苇簇人烟,指点江洲一望间。
惜取看人闲目力,琵琶亭上看庐山。

身世飘零梦屡更,云山只抵一尘轻。曾求铁汉楼边死,偶向金吾杖底生。

野寺梅花窗窈窕,空林杜宇路凄清。谁怜海鹤心无系,又挂蒲团得得行。

每爱西园好,清樽到竹亭。石潭流霁月,崖木杂秋星。

兄弟同晨夕,乾坤任醉醒。寥寥无识者,空著《太玄经》。

十二月初一,岁事将周毕。
腊月火烧山,旱雷轰霹雳。
瞌睡师僧惊觉来,三九依前二十七。
枢府多年识相毫,又飞钚锡出神臯。
霞标起处瞻鸳刹,风信平时过鹭涛。
月露空濛迷桧楫,天香芬郁湿兰袍。
道猷法窟從兹始,应歎吾生空二毛。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