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嘉义途中即事

一辆轻车载美人,似曾相识半含颦。度溪十里潺湲水,流出桃花减却春。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猜你喜欢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
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

我爱山居好,崖云湿爨烟。琴横双鹤舞,犁阁一牛眠。

酒熟花开日,诗成雨霁天。逢场聊适意,总结喜欢缘。

汉军十万控山河,玉帐优游暇日多。夷狄从来怀信义,庙堂今不用干戈。

吟馀画角吹残月,醉里红灯炫绮罗。此乐直须年少壮,嗟余心志已蹉跎。

两无闷兮潜龙。岁寒后凋惟松。云林朝市雍容。达人何心摽踪。

逝将往兮君从。

寒烟罥树,凉风吹面,云外尖峰屏列。相期不负雨中游,恍若是、山阴冒雪。

危栏倚袖,不天极目,一片秋光清绝。敲诗把酒晚晴初,卧夕照、残碑断碣。

人心无百窍,世事苦纷凿。自顾七尺躯,清瘦已为鹤。

咄嗟眼中人,谁能免沟壑?耳目不自娱,春阳亦荒漠。

天倪鬯内和,元气为之橐。外如枯木禅,面有冰雪削。

独歌眄野坰,空声激烟箨。蛰日在九渊,大地感黄落。

壶浆不涤愁,沈湎亦何乐?万里荒云横,炯然见一鹗。

竹林茅屋枕江皋,叠玉峰峦夹岸高。似是剡溪清兴发,独冲风雪泛轻舠。

素壁穹窿类雪窝,窗虚帘薄受明多。风开云母忽瓮破,尘隔水晶初镜磨。

只道洞天云昼夜,安知大地有山河。此中皎洁长如许,四面皆墙奈尔何。

酒朋诗友遍人寰,大半雕零丧乱间。
野曝尚分黄道日,春耕欲老紫阳山。
少年多病岂知寿,晚节忍穷才得閒。
身隐乱云万重外,谁能书札问柴关。
闲官无吏课,未午省中归。
端居属微疾,偃卧度秋辉。
书帙纷几席,减谷亦清羸。
庭花败风雨,晚蝶弄余姿。
怀公天津语,梦起江湖思。
高秋挟健橹,一与水神嬉。
上去触樯阈,奋飞有絷维。
饮人惭髀肉,消尽定何为。

未遂平生志,求田拟种瓜。天游华表鹤,井坐子阳蛙。

世事一场梦,俗情三月花。兴亡天不问,阅尽几年华。

坐到中宵未忍眠,祗到身世两茫然。
悲欢转眼俱陈迹,休对寒灯说旧年。

微霜昨夜下庭槐,水畔闲登万里台。两岸芦花飞白雪,午桥烟里一舟来。

看花三月到湖西,湖草青青水拍堤。两岸绿遮游马去,六桥红暗画船齐。

竹枝歌散荒陵冷,月笛吹残故苑低。独有杜鹃春不住,度江犹向汴梁啼。

寒雪冥濛外,山云显晦中。

熏风入佩舞翩翩,不到林泉二十年。
钟歇恐惊岩豹隐,水流不动石牛眠。
野桥风月诗愁里,客路光阴归鬓边。
长笑一声烟雨暝,书堂唤起贯休禅。
托钵回身去,钟鼓未鸣时。
不会末后句,只有心奯知。

寒潮月稍落,渔浦烟初起。苍茫钟出林,萧瑟雁飞沚。

须臾沉雾迷,不辨天与水。使我神恍惚,置身云海里。

日出影渐开,遥山树如荠。翠微半出没,沧波亦流绮。

指顾远帆生,一一势千里。清景旷无垠,吾心淡如此。

心与鸥俱白,琴将鹤共弹。忽闻松子落,微听水流潺。

芳垞烟深细雨霏,花前题字落红稀。三更薄醉故园梦,二月轻寒游子衣。

未必远山凭彩笔,都将流水问金徽。春郊吟屐晴方试,又逐原鸰着处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