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1916春初豁轩将往台中诗以送之

潇潇细雨作春寒,愿汝衣裘上客鞍。此去再偿文字债,归来仍饱腐儒餐。
久淹旅邸慈亲老,小隐家山梦寐安。早识鲈莼乡味好,不应岁岁戴南冠。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猜你喜欢
众果莫相诮,天生名品高。何因古乐府,惟有郑樱桃。
小池谁见凿时初,走水南来十里馀。
楼上日斜吹暮角,院中人出锁游鱼。

绰约萦空际,缤纷落座隅。韶华长不老,何处觅仙都。

鵰堂从昔有恶歌,酒尽不去仍复索。
欲留歌舞尽歌意,风雨和更作三厄。
佳辰难得歌更难,我穷无酒为君欢。
只欲泥行过白下,万一帘疏见一斑。
当时月下分飞处,
依旧凄凉。
也会思量,
不道孤眠夜更长。

泪痕揾遍鸳鸯枕,
重绕回廊。
月上东窗,
长到如今欲断肠。

壮志宵兴著祖鞭,雄辞锐欲勒燕然。一生仅踏金门地,半世常游玉笥天。

胜墅棋高无敌手,夺袍句好有新编。高风高上凌云阁,那复观梅月照筵。

晓枕初兴白发翁,弊裘百衲葑炉红。独居漫受书狐媚,滞思难矜笔阵雄。

旧学虫鱼笺尔雅,晚知稼穑讲豳风。一身自喜无馀事,且度残年风雪中。

龙根为脯玉为浆,下界寒醅亦漫尝。
一纸鹅经逸少醉,他年鹏赋谪仙狂。
金丹自足留衰鬓,苦泪何须点别肠。
吴越旧邦遗泽在,定应符竹付诸郎。
零桂佳山水,荥阳旧自同。经途看不暇,遇境说难穷。
叠嶂青时合,澄湘漫处空。舟移明镜里,路入画屏中。
岩壑千家接,松萝一径通。渔烟生缥缈,犬吠隔笼葱。
戏鸟留馀翠,幽花吝晚红。光翻沙濑日,香散橘园风。
信美非吾土,分忧属贱躬。守愚资地僻,恤隐望年丰。
且保心能静,那求政必工。课终如免戾,归养洛城东。
窈窕复蒙茏,千山万竹中。
幽人夜惊起,秋雨共秋风。

略买胭脂画折枝,明窗护以璧琉璃。物从中国名从主,绿比波薐红荔支。

生怕秋虫稻把稀,腰镰争出傍晴辉。尻高首下泥中鹤,啄得黄云尽始归。

诗书礼乐古人风,开阖机钤又不穷。得一胡儿如爱子,用三败将立奇功。

老去将携只要轻,况临炎暑绕风清。
儿童爱把承帘溜,未识山家质素情。

一峰峭立俯群山,下有僧居一体閒。收拾春烟与秋雨,年年曾在碧苔间。

念子隔江海,浩然时已秋。
蝉鸣关外树,人在水边楼。
发白犹搜句,时清尚旅游。
遥思当永夜,不寐向孤舟。

绕径秋容静。却喜花开并。倚槛频看,抛书欲问,自饶佳景。

迟赏音、邀月品寒香,对双双瘦影。

位置清虚境。不怕霜来屏。陶令篱荒,罗含宅冷,梦遥乡井。

剩一丛、嘉种好徵诗,赠司马总领。

锦襁犹自泣呱呱,玩弄当年小凤雏。恐学良人游汗漫,任教绣户不悬弧。

余年四十九,滥分盆城竹。
悠然望匡庐,秀色良可掬。
缅思二先生,风流昔所独。
紫极感秋吟,北窗和月宿。
兹余还一来,契合若龟卜。
行年适相同,妙语难再复。
杖屦兼经纵,陈迹犹可覆。
怀人放永叹,归欤清睡熟。

薤露哀歌远,松云客梦悬。祗违鼎釜愿,长废蓼莪篇。

月明思鹤唳,风暖忆牛眠。独有君恩重,余辉耀九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