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朱教谕题邑庠讲堂 其二

坐稳蒲团想太清,先天画外得全经。四时长觉春无恙,谁讶秋深草满庭。

(1477—1545)明福建晋江人,字思献。从蔡清游,与王宣、易时冲、林同、赵逯、蔡烈均有名,琛为最著,学者称紫峰先生。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考功主事,乞终养归。嘉靖中起江西提学佥事,辞不赴。有《四书浅说》、《正学编》、《紫峰集》等。
  猜你喜欢

二子何时到,三秋欲尽头。收渠半张纸,洗我一年愁。

不得毛锥力,元非子墨羞。海山寒更碧,整驾待同游。

细骨轻躯不耐风,春来帘幕怕朝东。人间玉宇三山隔,天上银河一水通。

眉晕浅颦玉晓绿,脸销残缬腻春红。冰弦莫奏清商曲,满地霜华泣翠蓬。

老襌心湛寂,身被七条衣。端坐无言说,谁知精道机。

初来鹦渚见,又问岳阳归。应忆松庵下,诸僧候锡飞。

一卧山林道自尊,舍人今似浦长源。天年何但樗堪比,手种槐阴已满门。

《阿育王经》言:诸佛灭渡后,昼夜役鬼神造塔五千四十八所,意者是即其数欤。然海内郡县所见寥寥,独兹百八聚于一区,厥义未必无谓。余生斯长斯,靡所究竟,率成俚句,请质高明。

百八浮图信异哉,无今无古壮山隈。
降魔蜜顿金刚杵,说法偶成舍利堆。
只虑激湍穿峡破,故将砥柱挽波颓。
谁能识得真如意,唱佛周遭日几回。

成官冉冉逾三纪,阅世看看近七旬。
更览名园兴废记,愈令人忆故园春。

荒原寂寂落花钿,锦瑟閒抛五十弦。蝉咽未离芳树里,马嘶偏系画堂前。

甄山道士传兵解,阳羡书生合醉眠。尽向湖船载西子,城头空见草芊芊。

寺阁兹辰会,宾朋尽世贤。云山兼胜日,岩壑得高眠。

移席竹林晚,题诗花蕊妍。燕鸿何意绪,来往各翩翩。

孤松生广陌,萧瑟盘高枝。上垂百尺萝,下瞰长江湄。

迢迢经岁远,郁郁凌霜姿。匠石去不顾,令人怀伤悲。

感兹烈士心,游行时苦饥。安得为君采,持作栋梁规。

使君閒暇宴高台,佩玉珊珊得重陪。无数好山成叠嶂,一湾流水似天台。

烟中佛寺藏楼阁,火后人家半草莱。不用登临增感慨,春风梁燕又归来。

昔闻虎卧此高丘,今日登临最上头。近接灵岩惟片石,遥观雪浪有孤舟。

消沈伯业同烟草,寂寞禅心视水沤。剑窟泉飞石梁北,声随香梵几时休。

江南好,柳色绿如烟。处处芳菲都是锦,村村红紫漫争妍。

春暖艳阳天。

碧藕堆盘玉不如,穷冬风物更怜渠。颁从御府荣方重,嚼罢文园渴已除。

恩比连丝知未断,心能容物爱中虚。毫分无补真叨食,惭愧黄封走使车。

万窍怒号天籁作,灯照无眠夜寂寞。发函伸纸数行空,永怀渭阳涕横落。

书奉万里马胡蛮,人在四禅怖魔阁。荔枝滩头栏楯深,千峰剑攒上寥廓。

松根更有道人俱,想见庞眉无住著。未应老懒废书眠,许我新诗大不恶。

何日金鸡放赦回,拭泪论文恍如昨。

求名虽有据,学稼又无田。故国三千里,新春五十年。
移家还作客,避地莫知贤。洛浦今何处,风帆去渺然。
何年劚到城,满国响高名。半寺阴常匝,邻坊景亦清。
代多无朽势,风定有余声。自得天然状,非同涧底生。

春色日芳菲,逍遥邻院归。扑竹添新粉,飞花点素衣。

随风过别浦,曝日向南枝。暗惜双飞处,芳华今未稀。

扁舟秋水采芙蓉,夕照河亭乱草蛩。堤畔暮鸦依老树,风前落叶应疏钟。

归人乘月来清啸,断雁鸣霜度远峰。记得当年游览处,城边不见两株松。

古原何地不桑麻,六代陵园问曙鸦。
是处石麟衔晚照,几闻笙鹤驭高霞。
横塘绿水漫菰叶,平圃青藤罥豆花。
野犊不知离黍恨,踏莎还上玉钩斜。
玉烟生窗午轻凝,晨华左耀鲜相凌。人言天孙机上亲手迹,
有时怨别无所惜。遂令武帝厌云韶,金针天丝缀飘飘。
五声写出心中见,拊石喧金柏梁殿。此衣春日赐何人,
秦女腰肢轻若燕。香风间旋众彩随,联联珍珠贯长丝。
眼前意是三清客,星宿离离绕身白。鸾凤有声不见身,
出宫入徵随伶人。神仙如月只可望,瑶华池头几惆怅。
乔山一闭曲未终,鼎湖秋惊白头浪。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