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春风·陌上轮蹄满

陌上轮蹄满。花间蜂蝶乱,画帘低卷对南山。□□□。轻暖轻寒,乍晴乍雨,风流云散。罗袖伤春晚。纨扇惊秋换。谁将白雪污青鬟。懒懒懒。金星笙歌,茅檐风月,悲欢相伴。
  陈德武(生平不详)三山(今福建福州)人。有《白雪遗音》一卷。其《望海潮》词云:“之官路远,篙师又促旧航。”又同调云:“三分春色,十分官事。”盖尝出仕,道经钱塘、桂林、睢宁、浔阳等地。余皆不详。
  猜你喜欢
清晨候吏把书来,十载离忧得暂开。痴叔去时还读易,
仲容多兴索衔杯。人心计日殷勤望,马首随云早晚回。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闭阁焚香万虑澄,莫云身似打包僧。功名了未荣三事,理性容先契一灯。

丹灶鹤归休炷火,茶瓯客访旋敲冰。倦来却有登临兴,上彻层楼最上层。

台府填都会,乃与山水期。
青溪带秦淮。渺若万顷陂。
主公金闺旧,官曹日追随。
闭阁若万事,朱栏俯涟漪。
晴波纳远景,摇荡扶桑枝。
浩然江湖兴,颇与鱼钓宜。
风月朝暮佳,轩窗有余姿。
向来非无人,未发此段奇。
嗟我老病躯,时来瞩须眉。
停杯待举网,屡醉倒接{上四下离}。
意适反无语,欠公壁间诗。
只今入幽梦,官居类鸡栖。
公亦那久留,濯缨咏来思。
不知凤凰沼,何如习家池。
新霜著群木,归舟颺旌旗。
寄言坐上客,酒至幸勿辞。
万物鲜华雨乍晴,春寒寂历近清明。残芳荏苒双飞蝶,
晓睡朦胧百啭莺。旧侣不归成独酌,故园虽在有谁耕。
悠然更起严滩恨,一宿东风蕙草生。

昨夜枝头,问谁啼血,洒来并入花丛。纵使春归,也须偷注殷红。

为伊细数行踪。记乡关、栈阁千重。曾随花蕊,葭萌驿前,一路飘蓬。

淡烟粉水,斜月绵州,华阳士女,蜀国丝桐。便为花鸟,魂犹恋此安穷。

欲拜低头,最怜他、姓氏相同。莫愁浓。溪山此间,不异新丰。

一纪戎衣有寸尘,到来江汉只孤臣。龙编未达刘琨表,蛟岛空存豫让身。

甑堕妻孥宁复惜,剑悬朋友更谁亲!频年惭负苍生望,敢向桃源别问津!

百级苍珉到佛宫,汲泉煮茗听松风。
不须骑鹤摩云去,只要心游碧落中。
唤起,唤起。
东方明,门前已如市。
上林有鸟杀司晨,苦杀萧娘睡方美。
提胡卢,提胡卢,沽酒何处沽?乌程与若下,美酒高无价。
小姑典金钗,劝郎醉即罢。
君不见城中官长壶卢提,十日九日醉如泥。
姑恶,姑恶,姑不恶,妾命苦。
姑有孝女,姑为慈母。
妾亦甘为东海妇。
子归,子归,子不归,白头阿婆慈且悲。
子弗归,待何时?君不见西江处士章九华,十年去赴丘园科,母死妻啼未还家。
行不得哥哥,我不行,奈我何?西山有豺虎,西江有风波。
风波尚可壶,豺虎尚可罗。
努儿关,平地多。
行不得哥哥。
广文挟书门户闭,广文置书尊罍开。
但欣引人着胜地,岂暇问客从何来。
走浪畦风初绿稻,屑尘村雨欲黄梅。
十泓琥珀今余几,垒块非浇不可摧。
晨起翛然曳杖行,一帘疏雨作秋清。
老来岁月能多少,看得栽花结子成?

道久民胥化,几先虑极深。勤邦循禹度,传圣得尧心。

生德齐天地,仁声振古今。三山神药在,沧海信空沉。

搴来非叶非花,海风吹老珊瑚色。细垂璎珞,斜分钗股,匀排竹节。

锁锁相连,钩钩不断,峭篷孤立。便石家如意,也难敲碎,谁曾见、高三尺。

尚忆荒矶古石,月明中,潮生潮没。印次梭袅雾,鲎箄贴水,罗纹密织。

紫干撑时,红澜荡处,枯查浮出。算琼田、以外更无人种,也无人识。

蝌蚪曾闻写汗青,先生人复理图经。故人赠竹缘何事,要使清风满笏庭。

一春开遍雨中花,几向东园管物华。老去始知身是客,愁来空拟醉为家。

江楼帘箔飞香雾,野寨旌旗绚采霞。曳杖归来还自笑,夕阳原上数残鸦。

宜然悦今会,且怨明晨别。肴蔌不能甘,有难不可雪。

衣食妨修道,躬耕岭下陂。夏畦劳行者,秋获倩沙弥。

每得野中趣,都忘心所悲。故人如有假,莫惜慰相思。

积草滋长云,冥冥连绝壑。圆峰倚空悬,两水挂其角。

疑是斗巨龙,喷薄明珠落。我欲驭风上,震慑逊猿玃。

云有天华宫,荒苔久寂寞。上人今诛茅,寄托息魂魄。

侣虎共高寒,呼鬼恣笑谑。静听梅村鸡,閒就朱明雀。

坚僻离情尘,不忆觅常乐。我闻道人心,寂喧皆宽绰。

人间虽茫茫,苍天但漠漠。且学云居膺,不思善与恶。

野客隐云林,幽溪绕石城。时垂严濑钓,绝似渭川情。

月冷舷逾响,天高笛倍清。沧浪如可濯,予亦解长缨。

苍虬力拗千霄势,却走横枝塞空际。惊涛倾泻万壑风,浓荫周遮百弓地。

梢长叶密骨干重,架木盘盘四围捧。白日阴森苔磴寒,行人下马神先竦。

一株最巨当墓门,五株拱揖如弟昆。冰霜不改古时色,雨露自沐先朝恩。

九泉蟠曲根如铁,琥珀斑斑凝汗血。龙鳞怒裂虬髯张,想见当年熊雄杰。

维王手挈千熊罴,佐命入关开帝墓。扫除流寇奠秦蜀,战功赫奕垂丰碑。

箕尾归天留毅魄,宗盟世笃同磐石。殡宫宰木郁葱葱,一派滋培关国脉。

  广文曾生,来自南丰,入太学,与其诸生群进于有司。有司敛群才,操尺度,概以一法。考。其不中者而弃之;虽有魁垒拔出之才,其一累黍不中尺度,则弃不敢取。幸而得良有司,不过反同众人叹嗟爱惜,若取舍非己事者。诿曰:“有司有法,奈何不中!”有司固不自任其责,而天下之人亦不以责有司,皆曰:“其不中,法也。”不幸有司度一失手,则往往失多而得少。

  呜呼!有司所操果良法邪?何其久而不思革也?况若曾生之业,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弃之,可怪也!然曾生不非同进,不罪有司,告予以归,思广其学而坚其守。予初骇其文,又壮其志,夫农夫不咎岁而菑播是勤,甚水旱则已;使一有获,则岂不多邪?

  曾生橐其文数十万言来京师,京师之人无求曾生者,然曾生亦不以干也。予岂敢求生,而生辱以顾予。是京师之人既不求之,而有司又失之,而独予得也。于其行也,遂见于文,使知生者可以吊有司而贺余之独得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