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南剑王守归 其二

未把阳关三叠吟,且将谬句写离心。千寻浩浩镡溪水,别恨不知谁浅深。

(1072—1135)南剑州剑浦人,字仲素,世称豫章先生。从杨时学,又问学于程颐。高宗建炎四年,以特科授博罗主簿。后入罗浮山静坐,研习学问,绝意仕进,为朱熹所推尊。卒谥文质。有《豫章文集》等。
  猜你喜欢
芰荷已老,菊与芙蓉未。一夜秋容上岩桂。间蘩芜、嫩黄染就琼瑰,开未足,已早香传十里。
从前分付处,明月清风,不用斜晖照佳丽。叹浮花,徒解咤,浅白深红,争似我、潇洒堆金积翠。看天阔、秋高露华清,见标致风流,更无尘意。
天然不比花含粉。约月眉黄春色嫩。小桥低映欲迷人,闲倚东风无奈困。
烟姿最与章台近。冉冉千丝谁结恨。狂莺来往恋芳阴,不道风流真能尽。
滴滴金盘露冷,萧萧玉宇风清。长庚入梦晓窗明。淡月微云耿耿。
松竹五峰秋色,笙歌三市欢声。华堂开宴拥娉婷。天上人间共庆。
万里沈黎徼,民夷杂戌屯。
金钱宽两税,水泽润千门。
肃肃猩鼯静,潭潭壁壘尊。
远猷嗟未究,萧瑟定安原。

江南忆,最忆识君时。潭水桃花红万点,苏台杨柳绿千丝。

相见尚嫌迟。

湿云堆空泄淫雨,日与三嵎气相轧。
春阳沈伏不得动,万木屈蘖草藏茁。
丛冈复岭谁敢度,旦暮寒鸡叫泥滑。
少讷胡为犯此苦,特念我困来省察。
延之累日对佳话,如侍大飨听椌楬。
彦瞻弟兄别已久,使我心胸昏莫刮。
天将少讷愈我病,次第为取蹊茅拔。
长编巨轴写治乱,笔墨挥洒何横猾。
词章直如子长健,辩论不比仲连黠。
我惭无琴类师旷,鹤误衔珠投二八。
酌泉煮蔬共家馔,敢用俗礼费烹杀。
少讷忽尔道其去,归辕在途不可揠。
此怀作恶定数日,愦愦已觉惭磨戛。
欲留少讷意无尽,更为逡巡柅西辖。
不染东篱一样黄,枝头琐细白而香。
劳将茉莉相题品,未必莲花似六郎。
紫貂丹韐拥胡姬,歌舞当筵进酒卮。
乞得一瓢挨次饮,争夸颜色胜胭脂。

旅宿难成寐,催装趁早行。疏灯孤店冷,残月五更明。

冒曙人无语,冲寒马有声。途长时畏雨,切切望秋晴。

祇因舞彩换袈裟,曾见圆通老作家。寒雪一瓢应羡我,何时重驭白牛车。

清游吾有分,浑似昔曾来。
野屋凭高住,青山到水回。
欲看数岫远,须待晓云开。
渐渐生愁思,乡心上古台。

有羽人兮在玄都,白玉为佩青霞裾。手掉五色金芙蕖,飘然骑云游紫虚。

呼吸元气洪濛初,阅尽三洞天皇书。江风萧萧岁云徂,寒月堕涧冰蟾孤。

玉棺千年?龙且,嗟羽人兮不可呼。

东都宦游客,风尘厌已久。欣然理扁舟,归雁不回首。

身与汴流下,心先淮波走。何时过江望,家山见孤嵝。

武夷天下名,众溪环左右。幽寻莫辞倦,胜事不可负。

逍遥其无几,官期谅难后。

曲径孤村古庙残,下临潭水拥湍澜。涛惊不见鼋鼍窟,崖峭那寻鸂鵣滩。

漠漠断碑横草底,苍苍老树入云端。烟波日暮渔人去,明月一湾万丈寒。

二月韶光丽,迎来满路花。迎风身更活,弄日影偏斜。

一径余春意,三分逐水涯。笑他飘泊甚,到处即为家。

不作无舆叹,幽居体自胖。
能贫蔬食足,投老敝裘安。
濁酒融春意,青灯话岁寒。
外头无限事,忙杀不相干。
岩房阗寂冷如冰,妙得冥符处处灵。
转侧依忘功就位,回头失却楚王城。

沧溟逸翮自逍遥,漫拟閒居赋寂寥。金鼎香传洪令熟,玉笙吹向子乔招。

嘤鸣荏苒同三世,鸿藻才华踞六朝。近报新恩频诏老,看君七十老渔樵。

犹恋灯前未忍开,幽情如许月同来。孤光不著狂蜂语,别韵频将奋友杯。

魄似冰仙谁作伴,香飘梅影醉偏陪。对君愿祝东风主,莫向人间染俗埃。

  予幼则从先生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而是时,家事亦滋出。由斯以来,西北则行陈、蔡、谯、苦、淮、汴、睢、泗,出于京师;东方则绝江舟漕河之渠,逾五湖,并封、禺、会稽之山,出于东海上;南方则载大江,临夏口而望洞庭,转彭蠡,上庾岭,由浈阳之泷,至南海上。此予之所涉世而奔走也。蛟鱼汹涌湍石之川,巅崖莽林貙虺之聚,与夫雨旸寒燠、风波雾毒不测之危,此予之所单游远寓而冒犯以勤也。衣食药物,庐舍器用,箕筥碎细之间,此予之所经营以养也。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积时之劳,乃毕大事,此予之所遘祸而忧艰也。太夫人所志,与夫弟婚妹嫁,四时之祠,属人外亲之问,王事之输,此予之所皇皇而不足也。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言之所序,盖其一二之粗也。得其闲时,挟书以学,于夫为身治人,世用之损益,考观讲解,有不能至者。故不得专力尽思,琢雕文章,以载私心难见之情,而追古今之作者为并,以足予之所好慕,此予之所自视而嗟也。

  今天子至和之初,予之侵扰多事故益甚,予之力无以为,乃休于家,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或疾其卑,或议其隘者,予顾而笑曰:“是予之宜也。予之劳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为之矣。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砻饭,芑苋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予之疾则有之,可以进于道者,学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若夫土坚木好、高大之观,固世之聪明豪隽挟长而有恃者所得为,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遂历道其少长出处,与夫好慕之心,以为《学舍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