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杂咏 其十六

一束生刍未肯烧,只缘黄犊腹犹枵。更从牛后传薪火,曝向斜阳胜采樵。

陈廷宪,清嘉庆八年至十年间(1803~1805)任澎湖海防通判。
  猜你喜欢

金鸡山顶邓家园,乘兴来游坐水边。柿叶染霜围锦帐,菊花承露散金钱。

溪头怪石如人立,洞口苍苔待我眠。何日再同三二友,一壶浊酒送残年。

筑室占层峰,高眠商岭东。钵薰诸佛饭,窗占上皇风。

饵桂将成父,搴芝固有童。惊猿参唳鹤,伸鸟杂经熊。

客有希何点,人多拜德公。春云不持寄,谁欲问山中。

职忝翩翩逐建牙,笈随征骑入胡沙。定将千里书凭雁,
应看三春雪当花。年长有心终报国,时清到处便营家。
逢秋不拟同张翰,为忆鲈鱼却叹嗟。
古有行道人。
陌上见三叟。
年各百余岁。
相与锄禾莠。
住车问三叟。
何以得此寿。
上叟前致辞。
室内妪貌丑。
中叟前置辞。
量腹节所受。
下叟前致辞。
夜卧不覆首。
要哉三叟言。
所以能长久。

分寸跻攀曳九牛,一锥无地拙于鸠。穿针结缕非吾事,不上天孙乞巧楼。

出得城来事事幽,涉湘半济值渔舟。
也知渔父趁鱼急,翻著春衫不裹头。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道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柳子祠前春已残,新晴特地著春寒。
疏篱不与花为护,只为蜘蛛作网竿。

一晴一雨路乾湿,半淡半浓山迭重。
远草坪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合欢花下留连,当时曾向君家道。悲欢转眼,花还如梦,那能长好。

真个而今,台空花尽,乱烟荒草。算一番风月,一番花柳,各自斗、春风巧。

休叹花神去杳。有题花、锦笺香稿。红阴舒卷,绿阴浓淡,对人犹笑。

把酒微吟,譬如旧侣,梦中重到。请从今、秉烛看花,切莫待、花枝老。

盥栉中夜起,悲歌泪盈襟。衔哀思明哲,徒有不死心。

昔来论久要,落落襟期妙。当以古人求,今人少同调。

君家足文献,胜事令人羡。脱略远膏腴,追随狎贫贱。

出入恋同声,去留无吝情。争闻柳下风,竞播栗里名。

平生爱精猎,著作多盈箧。晨抄不辍手,夕诵未交睫。

客来即命觞,谑浪如疏狂。醉后又分咏,敏捷皆成章。

有时忽得句,夜半叩予户。开门见月明,相邀到天曙。

心迹两悠悠,功名无所求。共吟萧寺雨,同醉镜湖秋。

长怀武夷趣,欲往嗟迟暮。终羡子长游,空怜向平去。

我本东西人,移家托芳邻。绨袍意所恋,尊酒情益亲。

铭镌向心骨,倏尔惊存殁。开箧见遗书,迸然涕俱出。

忆昨登洪山,徘徊苍翠间。俛仰遽云殁,玄庐竟掩关。

吞声不能道,感激沧洲皓。怅望无还期,沧洲长春草。

学不求名况为官,官甜初不似儒酸。
无能富贵都磨灭,直作浮云一样看。

岭云白。湖草粘天弄碧。湘烟淡,沅水分流,弱柳丝丝罥行色。

武陵南下驿。渐入桄榔瘴黑。鹃声里,铁骑连营,一发青山望京国。

依依感畴昔。记巷口乌衣,门边霜戟。电光石火音尘寂。

愁一肩行李,半林斜照,空祠榕暗啸木客。衡阳雁程隔。

难觅。谢公屐。问橘井遗踪,郢雪荒宅,参军蛮府工书檄。

念东第凄冷,北堂晨夕。寒螀啼彻,听砌语,助太息。

鹊寄先声到敝庐,故人回首意何如。
我方无事能高枕,子亦徐行可当车。
小瓮床头新注酒,青灯窗下静观书。
虀盐冷淡商今古,恐胜朱门食有鱼。
平生不作稻粱谋,身世江湖一舸浮。
顾我方论天下事,喜君还向古人求。
涂穷解识知津意,岁晚应甘短褐忧。
便欲尽携书策卖,东家还许问邻不。
金井凉生梧叶秋,闲看新月上帘钩。
冰壶总忆人如玉,目断重云十二楼。
迢迢驱马过江东,此际令人恨莫穷。一撮秋烟堤上白,
半轮残日岭头红。路岐滋味犹如旧,乡曲声音渐不同。
含思看看到梁苑,画楼丝竹彻遥空。

目送洪都去,临分最怆神。夷犹江上棹,珍重客中身。

汲古绠非短,量才尺自均。芙蓉虽入幕,只恐旅愁新。

筚栗频吹断,经旬敢一行。
巷初投犬吠,市稍贺人声。
家在移前尽,身从定后惊。
太平真足慕,容易偃柴荆。

长夏村居景最幽,溪声清似雨声稠。柴门未许閒人到,竹榻能容好梦留。

得意鸟啼临水树,忘机蝶入有花楼。晚来一片斜阳影,都在遥山顶上浮。

万井山环抱,南图亦壮哉!槎从天汉上,门傍海云开。

乌石藏幽寺,青榕荫古台。到今传擘荔,坛坫愿追陪。

斜日水南行,苍然云景清。
远山时在望,仙洞故知名。
枫叶凝秋色,藤花落晚晴。
西阳亭不见,惆怅翳榛荆。
副君昭象,道应黄离。铜楼备德,玉裕成规。
仙气霭霭,灵从师师。前驱戾止,控鹤来仪。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