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杂咏三首 其二

帝城高接太微垣,龙虎蟠回势欲鶱。关镇居庸当北面,河流沧海抱中原。

葡萄翠色来安邑,騄駬花鬃出大宛。正是金舆巡幸后,九重无事只临轩。

(1638—1719)清江苏长洲人,字左原。康熙二十三年举人。性情笃厚,守节操极严。工诗文,其古诗古朴深秀,近体意致淡荡。有《西田诗集》、《响山夕集》。
  猜你喜欢

密雪不着地,朔风煖如春。天公岂无心,慰此东归人。

吾人晚相投,每见每更亲。踰年稻粱俱,未觉旦暮频。

欲识分浅深,荡荡风中云。问其美如何,表里无缁磷。

深湛子云默,高广太丘真。汲汲惜日短,奄兹奉离樽。

莫辞十分斟,酒薄情则醇。庶几一举尽,泾渭从此分。

万里自咫尺,百岁均埃尘。行人定向识,他年期问津。

昔人登览处,遗阁大江隅。叠浪有时有,闲云无日无。
早凉先燕去,返照后帆孤。未得营归计,菱歌满旧湖。
新月出,清影尚苍茫。学扇欲生青海上,如钩先挂碧霄傍。星斗焕文章。
林下客,把酒挹孤光。斟酌嫦娥怜我老,故窥书幌照人床。此意自难忘。

飞鸟不若笯凤,游鳞不若豢龙。虚誉不若疑谤,速拙不苦缓工。

高台落日多悲风,我剑子剑弓子弓。与子拍手青云中,但须塞耳甘耳聋。

苍蝇营营无万数,下士大笑声滃滃。

骏骨来蕃种,名荼出富阳。年年天马至,岁岁酪奴忙。

蹴地秋云白,临垆早酎香。和戎真利国,烽火罢边防。

丈人八十身尤健,心似闲云恣舒卷。
故人邀作武林游,拿舟不道江湖远。
澄波万顷邀融间,尘埃洗尽光阴闲。
登临不倦谢太传,好与共寻窗外山。
梵刹琳宫绕飞阁,霭色岚光日参错。
遥岑并入眼中来,却爱清秋有摇落。
酒价在逐秋风高,一倒百壶诗正豪。
潮落潮生几人老,我独世累如鸿毛。
兴来即是烟波客,兴尽欲归归便得。
疏巾藜仗日相随,不许征途有南北。
天南天北屡经过,不独丈人清兴多。
欲棹小舟同一醉,手边朱墨奈忙何。
祖师灵骨见应难,霹雳声中过别山。
父子祗缘机不密,翻成千古是非关。

夜宿沓垄西,衡茆荫平麓。起视虎鼻峰,岧峣月中绿。

悬岩引列宿,积水带横陆。山鸟时一鸣,回风应虚谷。

庭寒翳华灯,露下响丛竹。朋情遂欢洽,世事伤否蹙。

清游契寤寐,往事成昔宿。北岩有奇石,东园饶佳木。

明当扣萝扃,振舄骋遐瞩。复恐惊尘飞,幽栖未能卜。

早知天意有温凉,车笠何由誓不忘。祖席纷纷饯梁柳,私书屡屡属陈汤。

缠头红锦徵歌费,点目黄金著笔忙。束阁柴门吾未可,但求閒静养心光。

一重春水一重扉。思依依。好在东风庭院、见梅依。绿苔生卧衣。

陇头人去是耶非。梦稀微。梦到和烟和月、小疏篱。翠禽三两飞。

北去南来无定居,水流去在意何如。
湖边倘有西飞雁,只寄诗筒莫寄书。

元龙意气昔何如,荏苒光阴付子虚。政绩不登循吏传,文章岂有茂陵书。

死犹腐草萤光点,生比寒花蝶梦苏。壮不如人今老矣,片帆东去啖鲥鱼。

仙都仙子锦云裳,手授长生不死方。
观惠春风今几度,童颜不改只刘郎。
清明小院杏花开。半启朱扉燕子来。晓起梳头对玉台。照香腮。羞睹惊鸿瘦影回。

月减梅妆,又春深燕雏,双飞帘幕。惊啼梦醒,懒动秋千彩索。

危楼欲上,奈腰围、瘦来非昨。凝伫久,广寒宫殿,微闻数声瑶鹤。

伊人惯寻欢乐。正骄驰玉勒,笑搴珠箔。谁怜眉翠远岫,遥岑映着。

苍苔绿润,雨初晴、闲阶步却。添新恨、蹊成桃李,敛黛对人依约。

前年征塞北,今岁戍边西。几度占归信,空惊乌鹊啼。

五年胡骑秽中原,四月江南尚薄寒。入昴谁能移太白,来朝我亦见呼韩。

灌坛风雨行将戢,陋巷箪瓢且自宽。红日再中天地正,泥涂不辱汉衣冠。

今春從南陵,得草名金盘。
金盘有仁性,生在林一端。
根节岁一节,食之甘而酸。
风俗竞采缀,俾人防急难。
巴中蛇虺毒,解之如走丸。
巨叶展六出,软干分长竿。
摇摇绿玉活,褭褭香荷寒。
世云暑酷月,郁有神物看。
天之产于此,意欲生民安。
今之为政者,何不反此观。
知彼苛且猛,慎勿虐而残。
一物苟失所,万金惟可欢。
莫并蒿与莱,岂羡芝及兰。
勤渠护根本,栽植当庭栏。
寄言好生者,休说神仙丹。
长怀际天渊,短怀在眉睫。
吾门起典午,台徙今一叶。
中原气象属,前辈风流接。
柰何不竟书,而欲事作业。
感此怀短长,赋计写脸胁。

暮色带远屿,大江浩悠悠。临分未能别,红叶满汀洲。

夫子何所适,绮纨上国游。凉风吹飞旆,沙路鸣紫骝。

载酒江上石,把杯对高秋。遥山微雨晴,夕阳在孤舟。

海茜去翩翩,焉能狎群鸥。青云可翘首,沧波正安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