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五首 其十一

归来出去,迦叶贫,阿难富。出去归来,南天台,北五台。

目前包裹,满面尘埃。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释普岩(一一五六~一二二六),字少瞻,号运庵,俗姓杜,四明(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二十六年生。早年落发。初与石鼓夷公谒无用全公等老宿。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参叩松源崇岳禅师,并从松源迁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松源引居饶之荐福,明之香山、苏之虎丘、杭之灵隐、报慈,后回乡居四明运庵。宁宗开禧二年(一二○六),在平江府宝华山受镇江大圣普照寺请出世。后移住真州报恩光孝寺、安吉州道场山护圣万寿寺。理宗宝庆二年卒。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
  猜你喜欢
周郎嗜茗饮,偶与吾好同。
赠行发吾宝,紫璧琱云龙。
此实太官物,分甘玉堂公。
我曹百石史,藜菽每不充。
诗人盍得尝,可以骄万锺。
愿君间一歠,千里共清风。
岸柳黄深绿渐饶。林塘初雨过,涨蒲萄。秋千亭榭彩旗交。莺声里,春在杏花梢。
慵整千云翘。眉尖愁两点,倩谁描。斜阳芳草暗魂销。东风远,犹凭赤阑桥。

此生任运只腾腾,聊作空山骨观僧。生死由来如幻梦,道人因此识三乘。

儿曹春榜预言扬,窃吹知难服士乡。黄绢未能摛好语,青毡偶幸继前芳。

穿杨喜共东床客,攀桂同标北寺房。圣世选材如华岳,积尘曾不弃毫芒。

当时飞鞚得金堤,掣电惊风过马蹄。今日笋舆摇醉帽,城东一日到城西。

楚水悠悠浸楚亭,楚南天地两无情。
忍交孙武重泉下,不见时人说用兵。

二月逢君帝里尘,一尊且为驻征轮。长卿白璧谁留赵,季子黄金又去秦。

短剑不开阊阖雨,孤舟犹及广陵春。江门十里垂杨色,莫把时名负钓纶。

一路看山归。路转山回,薄阴阁雨黯斜晖。白了芦花三两处,猎猎风吹。

千古冢累累。何限残碑。几人埋骨几人悲。雪点红炉炉又冷,历劫成灰。

彩丝花络,铢衣云薄,额上缃梅点小。谢娘团扇苦流连,定滋味、番番尝到。

双声三叠,中央四角,弄曲猜诗都巧。看灯筵里问年华,但暗屈、几回攕爪。

巴山楼之东,秦岭楼之北。
楼上卷帘时,满楼云一色。

涕泪椷书手自题,故人偏忆庾安西。孤城落日临青海,千骑浮云过月氏。

射石不妨能饮羽,闭关何事更丸泥。越吟仅得馀双鬓,莫向风尘问执圭。

挈笈来东序,经年亦倦游。却辞同舍去,聊慰倚门忧。

颜子进未止,何蕃谁为留。到家席不暖,随计又皇州。

卷中识尽古来人,笔下文章日日新。
万里从亲海边县,要令南国见麒麟。

我亦西郊有草堂,梅花纸帐竹筐床。茅柴味薄葱椒烈,榾柮烟消芋栗香。

为着残棋知胜负,因观通鉴识兴亡。何须抵死忧身外,万事无如醉作乡。

孔林黄玉花飞埃,一派渊源有自林。
具体好时心似谷,厉辞传处口如雷。
闻声尽是缁帷客,见色无非古市槐。
却讶文公迷圣户,不知灵钥有人开。
志学耻传习。
弱冠阙师友。
爱悦夫子道。
正言思善诱。
删次起实沉。
杀青在建酉。
孤陋乏多闻。
独学少击叩。
仲冬寒气严霜风折细柳。
白水凝涧溪。
黄落散堆阜。
康哉信股肱。
惟圣归元首。
独叹予一人。
端然无四友。
十年羁旅鬓成丝,千里淮山信息稀。
送尽长亭短亭客,且看庄舄几时归。

椒房何例独无君,岂谓壶头未策勋。村庙尚存香火地,五溪蛮不负将军。

冰雪肌肤出淤泥,伶俜寒影照涟漪。晓风浮冷寒初醒,夜月婵娟清更宜。

未要露浓垂别泪,先看水滑洗凝脂。陶诗近体惊儿女,大笑庐山远法师。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一乘无倪舟,八极纵远舵。

燕客期跃马,唐生安敢讥。

采珠勿惊龙,大道可暗归。

故山有松月,迟尔玩清晖。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