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乍炙银笙试朔吹,旋抛珠串赛清姿。晓风残月伤心句,不待杨花扑岸时。
一时得意笑春风,不见春风满树空。老去惜花心尚在,为君留眼看蒸红。
五季十三君,显德称有道。继乱骋英图,扶义拥大宝。
中权帷幄深,前锋技击好。虎旅清雄霸,龙骑跃丹漅。
国步尚危浅,惊飙折何蚤。徯予去委裘,助顺移苍昊。
一乘归蓟祝,五畤异丰镐。荆坟寄空山,寝宫无遗燎。
玉箫咽清夜,银凫没幽沼。仿佛见袄云,徘徊宿怪鸟。
异代颇蒸尝,有司亦草草。征车过其旁,尘沙阅昏晓。
苏州有,常州有。月白风清,天长地久。路著旧乡关,金毛善哮吼。
父慈子孝少人知,回首面南看北斗。
天护髯松不计年,杏花交荫五云边。道行也觉桴浮海,时急惟资楫济川。
鲁蜀浙闽碑众口,兵刑钱谷担双肩。年当致士民忧甚,乞勿遄归栗里田。
跪展遗容,伤哉吾母,如见当年。忆含毫想像,桐花窗下,整衣端坐,萱草栏边。
堂上含饴,阶前舞彩,十载悲欢仿佛间。儿偏愧,愧霞冠凤帔,何日重添。
思量经几团圞。叹忽地、音容便渺然。痛临岐针线,行时密密,隔江烽火,病后恹恹。
寥落倚闾,仓皇避地,衣带盈盈判各天。还慰藉,有朝温夕省,嗟仲能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