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首

德章老瞎秃,从来没滋味。
拈得口,失却鼻。
三更二点唱巴歌,无端惊起梵王睡。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湖北)人。年十七于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于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猜你喜欢
寂寂山景静,幽人归去迟。横琴当月下,压酒及花时。
冷露湿茆屋,暗泉冲竹篱。西峰采药伴,此夕恨无期。
梅蕊新妆桂叶眉。小莲风韵出瑶池。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
伤别易,恨欢迟。惜无红锦为裁诗。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
他年馆阁同游处,荣路方踪继二孙。
红板桥头秋光暮。淡月映烟方煦。寒溪蘸碧,绕垂杨路。重分飞,携纤手、泪如雨。波急隋堤远,片帆举。倏忽年华改,向期阻。
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好夕良天长孤负。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指归云,仙乡杳、在何处。遥夜香衾暖,算谁与。知他深深约,记得否。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伏生九十尔堪俦,莫学陶公不下楼。我欲挂冠神武上,日移烟艇共沧洲。

一卧山林道自尊,舍人今似浦长源。天年何但樗堪比,手种槐阴已满门。

厥闻忠孝者,所出同一源。
子於所亲孝,移忠理必然。
亲贤亦子训,忠节贵两全。
杀身能成仁,扬名斯永延。
是亦孝所在,岂但知色难。
嘻其叔世风,本末嗟倒悬。
若曰能养耳,食美衣华鲜。
苟求胡弗至,侧媚谄笑肩。
彼其良自多,喟叹达者观。
向来鸥阳公,拓落夷陵年。
夫人告之公,淡泊吾所安。
慎毋为险变,守节当弥坚。
卓哉名母训,经历伊谁传。
恭惟奉常君,矢心直似弦。
立朝几抗论,凛凛高回天。
力甦愦愦徒,若障狂澜川。
人知君守固,当识君母贤。
想其勉劢时,淳勤诲膝边。
怡愉一领解,心注靡变迁。
千而高为天,下而沉为渊。
但知慈训在,此外浮云焉。
兹来从吏隐,斲屋新数椽。
曲槛花葳蕤,虚窗月婵娟。
雅意寓一赋,懦立贪以廉。
我诵顺亲记,有泪如迸泉。
我贫母亦老,苒苒发已宣。
家徒空四壁,箪笥笑且便。
惟虞官箴旷,勿民温饱牵。
泽深百川赴,火明斯聚蝉。
投君以臭味,君子毋弃捐。
欲说天机,奈尘寰、世人不信。只因他夙缘无分。恋浮华,贪火院,气神亏损。贩尸骸,迷了本来心印。悟后回头,乐清闲、莫劳方寸。好参求妙灵玄牝,炼纯阳,惊宇宙,一声雷震。恁时节,向蓬莱会中相等。

双星适度夜云收,穿罢金针始欲愁。巧学天孙容易得,只妨夫婿似牵牛。

吟对家山素不禁,年来年去怕秋临。白云飞处思亲恨,南雁归时忆弟心。

长夜西风砧杵地,隔江明月桂花林。更烦世味閒咀嚼,一盼鲈鱼抵万金。

红荻黄芦秋已老,妆点楚江头。更有吴姬拨小桡。来往自妖娆。
款款舣舟临别岸,短缆系花梢。料得前身是莫愁。依旧有风流。
不入时妆辈行羞,一生槁淡乏风流。
任君约遍宫黄额,莫管村姑守白头。
忆长安,三月时,上苑遍是花枝。青门几场送客,
曲水竟日题诗。骏马金鞭无数,良辰美景追随。
风入古松成节奏,泉奔幽磴响琮琤。
琴中弹意不弹声,猛拂朱弦灯焰落。
细敲玉版梦魂清,啼乌枝上月三更。

日在朱门钻故纸,童牛角马知何似。王阳岂有黄金卢,闭户真能对妻子。

西风八月天将寒,桂树飘香将万山。我亦好生而恶杀,处夫材与不材间。

大觉世尊,腊月八夜,
字正四刻,睹明星而悟道,
引得后代儿孙,夜半染皂。
智门昨夜伤风,打嚏凑得恰好。
巴水寒声去渺茫,半空云树落秋光。
离人此夜和愁宿,不听啼猿亦断肠。

言言锦绣,句句珠玑。赞无上乘,显正法眼。应须未举已前荐取,文彩之外承当。

苟或未然,却请宣过。

抖擞衣襟马上尘,浔阳相见若为宾。江明楼堞无兵革,山落村墟少逸沦。

晓日凉风青雀舫,郡曹小吏绿杨津。沙鸥欲下翩还起,惊怪相须似故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