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渺无涯,怅然怀震泽。地分吴楚远,天共云水白。
鲈鱼正堪脍,蟹螯亦可擘。何日归去来,秋风思迁客。
秋雁违朔风,来集三江裔。未得遂安栖,徘徊望云际。
呜呼先大夫,早识天子气。谒帝三山宫,柄用恩礼备。
汀江失警跸,一死魂犹视。君从粤中来,千里方鼎沸。
绝迹远浮名,林皋托孤诣。东山峙大湖,昔日军所次。
奉母居其中,以待天下事。相逢金阊西,坐语一长喟。
复叙国变初,山东并贼吏。长淮限南北,支撑赖文帅。
擒魁献行朝,逆党皆战悸。江外甫晏然,卒堕权臣忌。
铄金口未白,牧马弯弓至。天子呼思官,干戈对王使。
感激千载逢,一下君臣泪。岭表多炎风,孤棺托萧寺。
怒声泷水急,遗策空山閟。君才贾董流,矧乃忠孝嗣。
恭惟上中兴,简在卿昆季。经营天造始,建立须大器。
敢不竭微诚,用卒先臣志。明夷犹未融,善保艰贞利。
仁者不违仁,造次与颠沛。斯时念未起,犯险曾不悔。
吕公有族侄,游反夜方晦。严寒忽失足,水深不可厉。
同行空惊叫,相顾莫为计。吕公径赴水,挽侄履平地。
重裘虽尽湿,勇气真盖世。定知有神助,欢喜失狼狈。
坐言与起行,抚己每多愧。瞑目试思之,勿遽矜我辈。
巢居迥无迹,浮人岂知名。振文掇霞采,孤坐白云英。
神閒了遗境,欲澹将寡营。摽枝与野鹿,邈然两忘形。
适来本何期,倏别宁钟情。长啸忽归去,啾啾鸾鹤声。
清时开府向河阴,是处传欢动士林。西土五年留荫远,中州八部望云深。
衮衣信宿谁家念,棨戟清风何处临。独有锦官城上客,不堪离恨独沉吟。
红熟樱桃,青舒蕉叶,几回空盼归船。飞絮飞花,送春又是今年。
云天凝望情何限,倚东风、消瘦谁怜。遍天涯,草色依依,青接寒烟。
锦鳞卅六愁难寄,怅云迷湖树,路隔晴川。弹泪清波,随潮流到伊边。
疏灯摇晕纱窗冷,忆前宵、听雨难眠。问此时、回首家乡,那更闻鹃。
林峦蕴重溟,薜荔开三径。云石郁参差,虹桥跨深靓。
回轩绿波激,孤屿丹霞映。绯烟结疏绮,流云漾清镜。
鸥来掠藻翻,鯈起穿蒲泳。碧梧含风吟,翠竹捎烟劲。
缅彼丘中人,挥觞发鸾咏。去留本无机,飞跃任真性。
濯缨頫流泉,晞发攀悬磴。呼鹤忆仙游,钓鳌发奇兴。
降墀浩唱生,深谷跫音应。驻此俨蓬壶,翛然谢嚣境。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徒,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渍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杨行密有淮南,淮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葭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