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二首 其九

钻真珠解玉板即易,看窟笼著楔却难。月色和云白,松声带露寒。

释文准(一○六一~一一一五),号湛堂,俗姓梁,兴元(今陕西汉中)人。初住豫章云岩寺,移居隆兴府泐潭寺。为南岳下十三世,宝峰文禅师法嗣。徽宗政和五年卒,年五十五。事见《石门文字禅》卷三○,《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今录诗三十七首。
  猜你喜欢
簟波皱纤縠。朝炊熟。眠未足。青奴细腻,未拌真珠斛。素莲幽怨风前影,搔头斜坠玉。
画阑枕水,垂杨梳雨,青丝乱、如乍沐。娇笙微韵,晚蝉理秋曲。翠阴明月胜花夜,那愁春去速。
居北有朝路,居南无住人。劳师问家第,山色是南邻。

山寺莺花里,悬知载酒行。青春随梦断,白发伴愁生。

烂醉真吾事,忘机岂世情。书来得佳句,双眼暂增明。

当年伏地全杨李,公亦何知爱恶间。
千古论心许公近,百年归意与谁闲。
眼约也应虚,昨夜归来凤枕孤。且据如今情分里,相于。只恐多时不似初。
深意托双鱼。小剪蛮笺细字书。更把此情重问得,何如。共结因缘久远无。

浴兰同故事,戏草楚遗风。不是天家意,勤劳念女红。

芦沟南望尽尘埃,木脱霜寒大漠开。
天海诗情驴背得,关山秋色雨中来。
茫茫阅世无成局,碌碌因人是废才。
往日英雄呼不起,放歌空吊古金台。

放浪云山一此裘,岂胜眉宇阁清秋。屏山气格今犹在,忠悯青天觉已收。

科目果谁开具眼,古今如彼放登楼。何当与子飞云顶,濯足沧江万古流。

园林夏宜晓,叶叶溜晴光。此地吾能净,非天独肯凉。

汲泉看马饮,刬草免蛇藏。似亦为形役,终无市井忙。

天水浑无际,中流明月轮。山形立积铁,潮色烂镕银。

沙露冻粘石,海风寒薄人。舟师传吉语,沽酒祭江神。

峰头名胜郁岧峣,一上南岑四望遥。山拥九华森地轴,塔衔双照插天标。

朝看岚翠和烟重,晓过溪声带雨骄。我欲皈依清静里,可能长此避尘嚣。

独移兰棹钓沧湾,风细波澄夜景閒。却渡九溪歌九曲,不知月上浸亭山。

人家堤下住,堤上客骎骎。树拔知风力,蒲荒为水深。

堕红林枣熟,泼黛屋苔青。不耐炎威逼,云痕早晚阴。

此生老矣益飘零,汤饼来年又何所。
是身如寓敢求安,更筑小轩名以寓。
凭谁叫阍与帝语,有客多艰乃如许。
水花为客啼红雨。

空山腹元精,众窍泻灵液。支流汇成渊,形似半规月。

其上有悬崖,亘古此开擘。清冷涵雪乳,阴翳生石发。

入耳无惊喧,一线引岩隙。涓涓流自细,汩汩源不竭。

到来秋暑忘,弥觉尘虑释。传闻雷雨时,肤寸云气白。

疑有蛰龙起,蜿蜒破石壁。缅昔弘治初,十老留胜迹。

图画写林峦,觞咏盛裙屐。迄今数百年,骚雅久消歇。

惟余涧泉冷,曾照髭眉碧。庵僧鹤貌癯,招我话闲适。

汲泉试烹茶,清风生两腋。

小山曲槛映回廊,别有一天深处藏。人物风流还似晋,衣冠儒雅尚如唐。

四围红锦春风软,满地绿阴清昼长。坐久杳然忘世味,碧云高兴欲飞扬。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凭兹陪睿算,垂拱亿千秋。

长安陌上走红尘,杨子江头问去津。满目莺花春欲尽,孤篷灯火夜常分。

堪怜萍梗真无定,唯爱芝兰久不闻。此别应须各努力,中原麟凤网罗频。

何年清泉眼,几斛涵苍苔。
瓮盎日夜至,长满莫可涯。
天旱不知竭,众流起黄埃。
淘绠乾未定,能使沴气开。
庙祠失根柢,故老奠酒杯。
蚕民咒枣栗,千斤意徘徊。
儿童惯冷暖,预知春秋来。
临之鉴须眉,方鉴无煤炲。
窟穴若喉吭,我疑吐云雷。
何当鞭蜃螭,与国驱旱灾。
甲观昭祥,画堂升位。礼绝群后,望尊储贰。
启诵惭德,庄丕掩粹。伊浦凤翔,缑峰鹤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