恸哭钟陵下,东流与别离。二星来不返,双剑没相随。
独继先贤传,谁刊有道碑。故园荒岘曲,旅榇寄天涯。
白简曾连拜,沧洲每共思。抚孤怜齿稚,叹逝顾身衰。
泉壤成终古,云山若在时。秋风邻笛发,寒日寝门悲。
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旧宾伤未散,夕临咽常迟。
自此辞张邵,何由见戴逵。独闻山吏部,流涕访孤儿。
水晶帘卷月如钩,侍史妆成尽下楼。比似早朝还较早,不教君起看梳头。
高标离立入檐长,已有清阴近画堂。别后又看新子结,风生满院散天香。
数株老树半无叶,一个茅亭终日空。惟有鹭鸶常到此,飞来飞去送残红。
脱俗经云壑,寻僧到竹房。林飙发虚籁,潭影落天光。
净观禅心寂,清斋道味长。南山寺相对,结屋好邻傍。
身世真如不系舟,空披大泽一羊裘。可怜耸壑昂霄气,渐作求田问舍谋。
赖有酒杯相料理,未应湖水尚句留。杭州初客知何日,记得萧萧万木秋。
朝阳入洞房,春气吹花暖。一心托明镜,照人光不满。
三岁刺双鸾,神态尽委婉。宁辞针线劳,而使华翎短。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孰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 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