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自我游人閒,尝恐失情性。负担偶归体,揵户良多幸。
外物解羁牵,中田托觞咏。既免五浆惊,又谢四簋敬。
乞醯常友直,饮酒安用圣。寡偶亦可欢,多稼况为庆。
白云与户齐,青山入檐映。南荣就冬暄,北斗悬夜柄。
逝者谅弗居,优哉复何竞。将老澹忘年,达生庶无病。
王家支庶执金吾,诏赐园池绝上都。一水尽含飞阁动,百花半映古槎枯。
纷华子夏犹难免,宾客平原近亦无。不有铜鱼能折简,白衣伙限立春锄。
两浙从公久。十馀年、衙参听政,槐厅邂逅。抚字催科分殿最,不愧吾民慈母。
偶绾此、铜章墨绶。一载章安初莅治,便商量、小试栽花手:去思颂,万民口。
两家同是忠宣后。念鲰生、同居皖籍,他乡聚首。敬梓恭桑偏谊笃,略分言情希有。
竟不料、来朝马走。他日龙湫来揽胜,待洪崖、再挹浮邱袖。
论文字,一樽酒。
为客金陵久,惊秋素发乾。酒狂山简放,诗苦孟郊寒。
野圃荒谁理,宫衣病总宽。封书寄儿子,早晚发长干。
问讯东郊,尺五城阴,名园乍开。甚药栏绕处,未移湘竹,花源寻后,不数江梅。
一种风流,先春占了,社酒旗边红杏媒。丝丝里,见亭亭楼榭,曲曲池台。
此中肯放徘徊,便随意逍遥石径苔。看拖条筇杖,玉阶催去,穿双笱屐,瑶圃才回。
多少骚人,孙弘座上,吟尽江豪吐凤才。飞绵好,待夔龙携手,捲过尘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