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芳序积霪雨,凄其薄凉风。物情感催促,世故伤樊笼。
宛宛陵中苕,㠜㠜江上枫。新荑掩茂绿,旧蘤舒轻红。
调音愧流莺,矫翼怍冥鸿。沈郁坐中庭,幽赏谁与同。
援琴发绿水,操翰萦文虹。志惬本理齐,处裕在德丰。
推移有常运,深穆自玄功。永言契达观,毋为戚终穷。
个事不容针,迷途自陆沈。西天三步远,东海一杯深。
凉月盛玄钵,轻云剪素襟。曹溪无一滴,波浪沸禅林。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