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文场宁复鬓霜宜,白玉堂前雪霁时。不惜狂言枨忌讳,秃毫冰砚竟无奇。
酬唱新诗满剡藤,阿咸林下是良朋。作亭长老惭刘季,从博徒游笑信陵。
二顷稻田三亩宅,半床书卷一窗灯。且耕且读家风在,劫后犹存祖武绳。
商飙万里倦吟身,往复邮筒仗雁臣。绝徼骚坛归月旦,孤山仙眷属风人。
牙签满架琳琅府,足迹千程岛屿春。珍重百朋遥锡我,庄襟更比古贤淳。
门外绮罗如绣。堂上华灯如昼。领略一番春,共醉连宵歌酒。
今后。今后。如此遨头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