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严子陵,远大寥廓器。故人贵为君,白驹要不至。
耽闲恋渌潭,高超弄芳饵。青山汎白云,万古寄高意。
侯霸不知道,初亦嫌傲志。何事卑王侯,其心越天地。
因悲娄护辈,故为附权势。流游绛灌间,折节蹁跹例。
皇皇古皇道,劳生自拘系。不如归去来,乘风拂长袂。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秋山泬寥秋水阔,一夜天风起蘋末。万籁凋馀锦树空,繁花落尽红衣脱。
鵁鶄鸂鶒凋无声,沙边白鹭如有情。幽禽相呼落日暝,尺鲤下避寒潭清。
寒潭直下几千尺,落羽回波共萧瑟。独立遥怜海屿青,低飞不碍江云白。
诗家画格还相宜,却忆江南初见时。雍陶池上风雨集,摩诘田中烟火迟。
吾生颇似巢笼鸟,十年尘土长安道。万里沧浪一片秋,安得閒身此中老。
孤屿苍凉沁客心,偏宜散发坐长林。山川战后形容改,草木秋来情性深。
影乱鞦韆知坠叶,声飘络纬似鸣琴。披襟已在芳洲上,尘俗何能解盍簪!
南洞更奇极,壁立千丈崖。谁将顾陆画,挂向苍江隈。
崭崭丹翠间,错落金银台。石扇敞云顶,画檐飞嵬嵬。
路缘屋脊上,僧出蜂孔陪。高空来鬼神,中天风雨回。
凭阑望晴霄,天门如可阶。安知已巉绝,异境中岩开。
五步一小峰,峰峰瘦皱排。石林夹幽径,绿蓊掌大苔。
沈沈静白日,花深无鸟喈。浑忘在壁上,竹影摇尊罍。
坐疑西南徼,兹胜何由胎。帝应怜黔山,鬘花而髻魋。
为割海上奇,一令耳目恢。有力夜负至,左股失蓬莱。
孰云过者过,观者返自涯。长啸语山灵,孤诣自古来。
皇矣帝烈,大哉兴圣。奄有四方,受天明命。居上不怠,临下惟敬。
举无愆则,动无失正。物从其本,人遂其性。昭播九功,肃齐八柄。
宽以惠下,德以为政。三趾晨仪,重轮夕映。栈壑忘阻,梯山匪夐。
如曰有恒,与天无竟。载陈金石,式流舞咏。咸英韶夏,于兹比盛。
康乐诞通度,实有名家韵。若加绳染功,剖莹乃琼瑾。
宣明体远识,颖达且沈隽。若能去方执,穆穆三才顺。
阿多标独解,弱冠纂华胤。质胜诫无文,基尚又能峻。
通远怀清悟,采采标兰讯。直辔鲜不踬,抑用解偏吝。
微子基微尚,无倦由慕蔺。勿轻一篑少,进往必千仞。
数子勉之哉,风流由尔振。如不犯所知,此外无所慎。
转船惊见柳枝明。风里万丝轻。湘云楚水才堪称,一般是、婉娩多情。
骚客行吟旧地,江山自古空灵。
西风日日送悬旌。如梦数行程。水村渔市联翩过,到今朝、惆怅难胜。
一霎相依旋去,何年再访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