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山居诗 其十三

高山远望石碐碐,叠嶂回峦数十层。时人只识云生处,不见松萝岩下僧。

释冲邈,徽宗政和中居昆山。有《翠微集》,已佚。事见《昆山杂永》卷中。今录诗二十六首。
  猜你喜欢
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
天明下直明光宫,散入五陵松柏中。
百回杀人身合死,赦书尚有收城功。
九衢一日消息定,乡吏籍中重改姓。
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
艳唱召燕姬,清弦待卢女。由来道姓秦,谁不知家楚。
传杯见目成,结带明心许。宁辞玉辇迎,自堪金屋贮。
朝朝作行云,襄王迷处所。
两派潺湲不暂停,岭头长泻别离情。南随去马通巴栈,
北逐归人达渭城。澄处好窥双黛影,咽时堪寄断肠声。
紫溪旧隐还如此,清夜梁山月更明。
文章曾受帝褒称,幕次孤吟冷似冰。
借马趁朝长後到,问人求米尽难凭。
僮教罢药朝无酒,儿废看书夜绝灯。
除却金章在腰下,其余滋味一如僧。

岁寒在天知后凋,受命于地禀正独。楂枒枝干撑青冥,凛然正色不可辱。

霹雳霁威霜雪避,奴视椅桐友松竹。孔明庙边冻蚁食,御史台中老乌宿。

何如结根阿兰那,叶映高僧胡眼绿。楚多楩楠剪伐尽,大国要材梁夏屋。

何时匠石运斤风,不使龙姿久偃蹙。反观樗栎老臃肿,永保天年长受福。

经始得山居,幽寻迹不疏。自开溪上径,花露泣前鱼。

蘋芷迷烟路,莲舟忘却归。夜寒江水黑,风雨梦如飞。

人世如居甑,骄阳不可鉏。
未闻刍作狗,安得梦维鱼。
赋敛民生槁,干戈国计虚。
安危关一饱,雨意莫踌躇。
九重方侧席,四海仰文明。好把孤吟去,便随公道行。
梁园浮雪气,汴水涨春声。此日登仙众,君应最后生。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
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
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
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
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
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
行路难,难重陈。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
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大有羽仪用,惊猜鹓鹭行。相呼来泽国,失影下寒塘。

关塞愁笳鼓,江湖拙稻粱。无为避矰缴,葭菼夜苍苍。

今岁韶光好,时逢大有年。
条风方被物,菖叶又催田。
玉阙朝回,沙堤烟晓,碧幢光动军容。虎符熊轼,行指七闽中。假道吾乡我里,挥金事、思蹑前踪。倾怀处,萤窗雪案,犹说昔年同。
相看,俱老大,襟期道义,不为王公。念儿时聚戏,念已成翁。取借玉壶美酒,还为寿、金盏翻红。仍频祝,中书二纪,寰海振淳风。

乾坤屈指阅行藏,不是狂夫老亦狂。宠辱百年身似梦,浮湛五亩醉为乡。

鹪鹏各自便高下,凫鹤谁能制短长。回首昔游愁忆汝,缁尘偏染鬓成霜。

小苑禁门开。
长杨猎客来。
悬知画眉罢。
走马向章台。
涧寒泉反缩。
山晴云倒回。
熊饥自舐掌。
鴈惊独衔枚。
美酒余杭醉。
芙蓉即奉杯。

极目长江远,三沙一脉通。鸟飞青镜外,人泛碧湖中。

帆影摇明月,波光接太空。风涛扳不起,来往是渔翁。

烟水萦归艇。剩萧萧、秋畦夕照,菊松三径。愁听念家山唱破,清泪明珠比莹。

借笔墨、闲情聊骋。绘出凄凉花鸟意,软红尘、不点生绡净。

脂粉断,倍幽靓。

宣和旧谱重思省。问当年、南朝烟月,雪泥鸿影。竹笑轩中春去久,一点佛灯低映。

又收拾、笔床严整。展卷风流如可接,想鸥波、小梦同鸥醒。

写不尽,韶光冷。

登临兴极未容还,拂拭缁尘扃秀间。万事已甘轩鹤老,一身聊拟碛鸥閒。

滩声犹带湘江水,野色遥分建业山。雅志未容归骑促,有情斜日尚苍湾。

不是风幡不是心,从来只为少知音。举头万里长空外,唯见白云流水深。

白云不会说禅,三门开向两边。有人动著关捩,两片东扇西扇。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