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牛图颂 其二

改换毛衣了,从兹不自由。只知今日事,忘却旧时牛。

步步虽同辙,昂昂不转头。四山成隔阔,相逐没时休。

释元净(一○一一~一○九一),字无象,于潜(今浙江临安西)人,俗姓徐。年十岁出家,十八学于天竺慈云师,二十五岁赐紫衣及辩才号,后退居龙井寿圣院。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一。事见《咸淳临安志》卷七○、《栾城后集》卷二四《龙井辩才法师塔铭》。今录诗十八首。
  猜你喜欢
闲韵虽高不衒才,偶抛猿鸟乍归来。
夕阳照个新红叶,似要题诗落砚台。
芙蓉骚客空留怨,芍药诗家只寄情。
谁似天才李山甫,牡丹属思亦纵横。
贤豪出处尽沉吟,白日高悬只照心。
一掬信陵坟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
声貌由来固绝伦,今朝共许占残春。
当歌莫怪频垂泪,得地翻惭早失身。
中宵茶鼎沸时惊,正是寒窗竹雪明。
甘得寂寥能到老,一生心地亦应平。
李白字太白,清风肺腑明月魄。
扬鞭独步止一人,我诵太白手屡拍。
尝闻太白长庚星,夜半星在天上明。
仰天高声叫李白,星边不见白应声。
又疑白星是酒星,银河酿酒天上倾。
奈无两翅飞见白,王母池边任解酲。
欲游金陵自采石,玩月乘舟归赤壁。
欲上箕山首阳巅,看白餐雪水底眠紫烟。
又不知在何处漱瑶泉、酌霞杯。怅望不见骑鹤来,
白也如今安在载,我生恨不与同时,
死犹喜得见其诗。岂特文章惟足法,
凛凛气节安可移。金銮殿上一篇颂,
沉香亭里行乐词。此特太白细事耳,
他人所知吾亦知。脱靴奴使高力士,
辞官妾视杨贵妃。此真太白大节处,
他人不知吾亦知。歌其什,
鬼神泣,解使青冢枯骨立。
呼其名,鬼神惊,
惟有群仙侧耳听。我今去取崑山玉,
将白仪形好雕琢。四方上下常相随,
江东渭北休兴思。会须乞我乾坤造化儿,
使我笔下光焰万丈长虹飞。
竹山虫鸟朋友语,讨论阴晴怕风雨。
丁宁相教防祸机,草动尘惊忽飞去。
提壶归去意甚真,柳暗花浓亦半春。
北风几日铜官县,欲过五松无主人。
板舆去国宦三年,华屋归来地一偏。
种竹常疑出冬笋,开池故合涌寒泉。
身闲楚老犹能戏,道胜邹人不更迁。
嗟我强颜无所及,想君为乐更焦然。

鹿门庞老携客隐,耳冷十年难与俱。蝼蚁梦中求曩事,芭蕉林里见今吾。

游丝弄影分阴转,乔木摩空万壑趋。香妙心清无一事,不知何处是华胥。

庭前木芙蓉,姿色夐殊异。
初开花微碧,仙子淡云袂。
逡巡改莹白,玉骨净无滓。
烂漫欲谢时,潮脸晕红媚。
诗人第花品,独号此为醉。
花虽无情物,司者定有意。
晨醒粲初发,晚醉飒欲坠。
乃知沉湎者,颠沛在造次。
可以为酒箴,看花当欹器。

义不为臣何地留,偶逢秦事未全酬。幸教东海容高士,绝胜西山指暴周。

手中白团难禦暑,冰簟絪缊热如许。高楼夜半揽衣起,帘前坐看银河徙。

想像蓬山殊不恶,桂树玲珑荫珠阁。仙人月下汲玉井,海风萧萧云发冷。

北峡吞淮口,东陵控海隅。
霍山分岳镇,肥水混濡须。
从事之官远,观风问俗殊。
庐江多小吏,应候府中趋。

金井楼高俯逝波,浮云东望足狂歌。一春心事花边尽,十载清明客里过。

佳句渐如良友少,离愁翻比乱山多。西坡结屋吾将老,好待双旌访涧阿。

昧旦凭行轼,濡露及山庭。投步矜履蹈,举目增凄清。

轺路灭归轸,沦闼负重扃。深松朝已雾,幽隧晏未明。

长杨敷晚素,宿草披初青。哀往起沈泉,追爱恸中情。

竹帛凭年远,世范随伏倾。

水晶宫殿玉花零,点缀空槐卧素屏。
特敕下帘延墨客,不因风雪废谈经。
济楚风光,升平时世。端门支散,碗遂逐旋温来,吃得过、那堪更使金器。分明是。与穷汉、消灾灭罪。
又没支分,犹然递滞。打笃磨槎来根底。换头巾,便上弄交番厮替。告官里。驰逗高阳饿鬼。

何处西山展画屏,遗踪还问峭帆亭。此邦果有出蓝誉,绕郭垂杨一色青。

昔读独行传,范式陈平子。两人未谋面,相期在生死。

今闻嘉业堂,南望翘双趾。谓是古之人,近代宁有此。

谈史薄子元,校书嗣中垒。嵇吕思命驾,老彭欣窃比。

朋友有神交,何嫌千万里。

髻子蓬松掩镜奁。花也慵拈。香也慵添。倚栏终日病恹恹。

风自开帘。月自穿檐。

一庭芳草绿铺毡。红杏初甜。斑笋初尖。玉阶微步望银蟾。

鸟影兼兼。柳影纤纤。

两番佳节两中秋,三五团圆月复留。镜里前身今细认,天涯旧迹此重游。

仍教桂影添诗思,又送蟾光入醉眸。远指清辉加减处,依然题句上层楼。

岩居养疾远郛{土厘},蔘术多于粥饭缘。秋涧曲流喧枕上,槐花一寸积门前。

未忘舌本思今日,尚损腰围似去年。《云笈》、《珠林》人妙悟,绝胜驺衍共谈天。

烟中一叶采莲舟,两岸香风正早秋。
瞥见江南明月上,玉箫吹断紫云愁。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