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岭

叠嶂趋涧谷,一岭袈裟名。年年颜色处,秋风锦绣屏。

今覞(一六一九—一六七八),字石鉴。新会人。本姓杨,名大进,字翰序。鼎革后遂谢诸生,明桂王永历十四年(一六六〇)落发雷峰,为天然第二法嗣。著有《石鉴集》、《直林堂全集》。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猜你喜欢
半空跻宝塔,时望尽京华。
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逗人家。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
坐觉诸天近,空香逐落花。
公子正邀欢,林亭春未兰。攀岩践苔易,迷路出花难。
窗覆垂杨暖,阶侵瀑水寒。帝城归路直,留兴接鹓鸾。
破烟涵雨得春丛,想见当年老范公。
多病未须求茗草,此诗浑欲愈头风。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晚霭隔远岫,秋容入平林。
方素仅盈尺,岩谷能许深。

琉璃调药自看煎,尽日松涛小榻边。慵唤侍儿凭响板,鹦哥传出翠帘前。

良人久在外,想像裁香罗。
放下金粟尺,无言颦翠蛾。
肯同凡卉争妍?自与高人索笑。
他年鼎鼐调和,不改山林节操。

赚我平生识一丁,故园动隔八千程。四时恰好中秋景,二老方逢此际生。

春酒介眉惭古意,秋花盈眼荡金城。蟠桃欲仗西王母,青鸟殷勤为寄声。

掩罗帷。又天寒酒醒,斜月画帘垂。冷焰凄魂,瘦花摇梦,一衾愁碎如丝。

更几点、寒鸦栖树,有西风、吹上画罗衣。浅碧屏深。

五更凄断,欲别人时。

谁念江湖听雨,向银荷背后,翠黛双低。簟梦惊猧,蓬窗低雁,天涯消息怜伊。

更休说、当时罗髻。已红楼、帘捲露萤飞。空有玉钗枕函,摇曳相思。

爽垲虚明小洞天,巉岩垂乳类锋铦。
薰风习习来三面,夏雨萧萧欠一檐。
指顾群山劳应接,徘徊归骑纵观瞻。
门前绿水泓澄净,底处应须是谷帘。

秋色远如许,寒花奈若何。客行伤老大,野次记经过。

废圃犹残菊,枯池但折荷。吾生与物态,天意岂蹉跎。

富贵心非愿,山林首重回。拂衣清世外,筑室白云隈。

杜口同摩诘,忘形学子来。斯游行欲遂,聊此接群才。

玉简晨朝斗,青词夜拜章。清磬落斋房。谪仙分道去,出寥阳。

登仙曾羡李膺舟,何幸兰桡复此留。下士昔传东阁盛,著书终许石渠收。

花飞江上泥衔燕,柳绾亭边浪狎鸥。拟得《三都》待题品,当年玄晏最风流。

几日嫩寒轻暖。又听雏莺学啭。妆罢倚雕栏,心与芭蕉同捲。

人远。人远。况是宵长梦短。

织女牛郎自古传,银河相阻意萧然。今宵忽报相桥渡,此际应忙鹤驾迁。

偏事乍逢欢处处,那堪离恨感年年。人间不晓仙愁意,乞巧徒劳又设筵。

破驿悲风雨暗春,草堂无恙得吾真。从来圣世要荒外,儋耳龙场自有人。

树凋叶落聊伸问,体露金风错指踪。
带累儿孙无豹变,等闲落在草窠中。
即见雕栏外,丝丝柳拂头。
水平桃叶渡,花碍木兰舟。
定拟寻春至,仍须下榻留。
只怜君去日,雪洒翠云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