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朝山寮柬黎务光

山寮村馆共秋朝,数里疏林叶似烧。架积遗书从许借,吟同小隐不须招。

蓼红野艇回孤棹,霜白行人过板桥。欲拉支公寻寂寞,恐埋踪迹入渔樵。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铁机。番禺人。天然禅师族侄。原姓曾,名炜,字自昭。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峰。十四年开戒,与石鉴禅师同日受具,命司记室,寻升按云堂。随杖居东官芥庵,益自淬励。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猜你喜欢
天书远召沧浪客,几度临歧病未能。
江海茫茫春欲遍,行人一骑发金陵。

予自孩幼随先人宦于古沔,女须因嫁焉。中去复来几二十年,岂惟姊弟之爱,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丙午冬,千岩老人约予过苕霅,岁晚乘涛载雪而下,顾念依依,殆不能去。作此曲别郑次臯、辛克清、姚刚中诸君。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
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雁碛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甚日归来,梅花零乱春夜。

残叶翻浓,余香栖苦,障风怨动秋声。云影摇寒,波尘锁腻,翠房人去深扃。昼成凄黯,雁飞过、垂杨转青。阑干横暮,酥印痕香,玉腕谁凭。
菱花乍失娉婷。别岸围红,千艳倾城。重洗清杯,同追深夜,豆花寒落愁灯。近欢成梦,断云隔、巫山几层。偷相怜处,熏尽金篝,销瘦云英。
一雁雪上飞,值我衡阳道。口衔离别字,远寄当归草。
目想春来迟,心惊寒去早。忆乡乘羽翮,慕侣盈怀抱。
零落答故人,将随江树老。
吾为士大夫,汝为隶子弟。
身未列官常,庶人亦何异。
无故不食珍,礼文明所记。
况非膏粱家,左宦乏赀费。
商山水复旱,谷价方腾贵。
更恐到前春,藜藿亦不继。
吾闻柳公绰,近代居贵位。
每逢水旱年,所食唯一器。
丰稔即加笾,列鼎又何愧。
且吾官冗散,适为时所弃。
汝家本寒贱,自昔无生计。
菜茹各须甘,努力度凶岁。
雁翅横连杜若洲,碧阑干影在中流。
蓬莱日日游人间,谁道仙风解引舟。
吴江渺渺疑天接。独著我、扁舟一叶。步袜凌波,芙蓉仙子,绿盖红颊。
登临正要诗弹压。叹老去、都忘句法。剧饮狂歌,清风明月,相应相答。
吾两同年俱可人,平生一为知己伸。
何由利口似虎圈,应不拭吐烦龙巾。
卜邻只约二三子,看山拟分千百身。
绿鬓哦诗欲成雪,朱颜得酒尚能春。
中原似沧海,万顷与云连。
大明朝东出,皎月正在天。
远树乱如点,桑麻郁苍烟。
一雁入高空,千鸦落平田。
我行天地中,如蚁磨上旋。
雨痕留故衣,霜气袭重毡。
健马嘶北风,潜鱼乐深渊。
噫哉南方人,回首空自怜。

耗尽雄心鬓亦皤,灞亭无奈尉谁何。珊瑚百尺根株老,不信天家无铁罗。

六月东山道,炎风满去鞍。
谯周之旧里,仇览此初官。
簿领无烦壅,图书好燕安。
清朝名路阔,慎勿学长叹。

百丈丹梯向晚登,将台高处碧云层。旌旗照水閒相对,睥睨凌霄醉一凭。

天外忽闻归树鸟,月中遥见入山僧。深怜散帙投壶地,夜榻秋杉白露凝。

先民遗训在,种德莫如滋。卢橘接成树,杨梅低压枝。

寿应能比栎,智岂不如葵。沮溺耕相耦,都忘抱瓮疲。

我思君处君思我,一掬归心未到家。
相见或因中夜梦,孤灯何事独成花。
海上争驰老柏庭,生憎佛祖长无明。
蓦然打个翻身转,依旧龙门一派清。

不道巫阳十二峰,玉环珠佩净云容。美人婉婉秋波立,迥隔天关百二重。

田家不放泪痕乾,日日深山吏打门。
忆昔宣差提调日,关征不到杏花村。

明灯清酒照金徽,海客新从海外归。丝竹能陶君且听,新亭对景莫沾衣。

微含清露真珠滴。怯晓寒脉脉。秉烛倚雕栏,今日尊前,尽是多情客。
从来应与春相得。有动人标格。半笑倚春风,醉脸生红,不是胭脂色。

圣主钦崇教,千光显绀容。映云窗倚暖,笼月箔花重。

净刹香风远,危栏碧雾浓。胜因良以咏,华阁一斯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