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公元734—802年),字廷玉。原籍河南荥阳。其祖父郑亮在鄚州任司马,留居本地,遂为鄚人。其父郑泰,官至武卫大将军侍太常卿。明万历本《任丘县志》记载,郑玉私宅在莫亭县颂美里(鄚州城内),幼年读书习武,有老成之风,至20岁有济世之才。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郑玉死于莫亭,时年68岁。第二年葬于鄚州城南二十五里三方村之原。
此际东吴,正黄菊离披,紫螯郭索。作装底急,使我伤于哀乐。
西堂夜话,算曾经、几番晦朔。又来朝,河桥判袂,匆匆弟酬兄酢。
昔日扬乌项橐。须臾吾已老,凤飘鸾泊。乌衣门巷,变做豆花篱落。
半生牧豕,问何年,离蔬释屩。喜余季,来春花暖,休恨一官禄薄。
夜来飞雪正茫茫,早起窥帘一径藏。穷巷从来人迹少,却疑高士卧成僵。
吾族英才常接迹,年来似晓星稀。子言日出喜能卮。
先兄元不死,儿白马良眉。
青佩次孙欣得与,樊川小侄名宜。香分甲午月宫枝。
各当传祖钵,教养愿观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