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华伯瞻 其三

晚踏城西月,朝登海北亭。空闻仙驭远,不见相星灵。

邹智(1466—1491)字汝愚,号立斋,又号秋囦,四川合州(今重庆市合川)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
十二岁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第一,即有志擿奸发伏。曾上书明宪宗,建议亲贤良,疏宦官,罢浮冗而广求风节之臣,考经史之义理而明圣学。邹智至广东,闻理学陈宪章讲学于新会,乃往受业,自此学益精深。弘治四年(1491)因病卒于官,年仅二十六岁。熹宗天启初年,追谥“忠介”。邹智诗文多发于至性,不加修饰。撰有《立斋遗文》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伯舅吏淮泗,卓鲁方喟然。悠哉自不竞,退耕东皋田。
条桑腊月下,种杏春风前。酌醴赋归去,共知陶令贤。
置酒命所欢,凭觞遂为戚。
日往不再来,兹辰坐成昔。
百龄非长久,五十将半百。
胡为劳我形,已须还复白。
西山鸾鹤顾,矫矫烟雾翮。
明霞发金丹,阴洞潜水碧。
安得凌风羽,崦嵫驻灵魄。
兀然坐衰老,惭叹东陵柏。

支公宜畜马,武子更能骑。骨换黄金重,声遒紫塞悲。

香泥沾锦帐,花路积胭脂。暂可苏堤下,春游系柳丝。

姚魏纷纷殆百家,天香一出自无哗。伤多莫厌扶头醉,贵少翻嫌满眼花。

康乐旧闻宜水竹,翰林新调带烟霞。从渠草木呈新巧,终愧吾公正且葩。

孤云目断苍梧野。无边落木萧萧下。兹岁巳蹉跎。其如芳草何。

玉阶生白露。病骨伤幽素。梦好更寻难。相思锦帐寒。

惜无明月光,来照此时影。乍有绵绵香,得气似藻荇。

万喧归一恬,初夜极清耿。残雨飘梧枝,玉屑溅苔井。

漻漻太古天,疑非坐人境。引慧无滞谈,诗意颇资领。

太极人间物物新,龟书龙马各精神。泮池我爱三夫子,认得黄花绿叶真。

云敛荆门近,江平岘首低。

池馆月初上,幽人时独行。焉知竹林下,有此木屐声。

与君媾新欢。
托配于二仪。
充列于紫微。
升降焉可知。
梧桐攀凤翼。
云雨散洪池。

瘦尽年来影,愁魔与病魔。霜飞鸦背冷,风急雁声多。

红树明残照,青山淡远波。无穷惆怅事,搔首发长歌。

雷轰叠鼓火翻旗,三异翩翩试水师。
惊起黑龙眠不得,狂风猛雨不多时。

磴道攀缘谒帝扉,脚跟斜傍五云飞。天临万仞开玄宅,地拥千灵护紫微。

幻梦始从三昧觉,青山今有几人归。骑羊东去罗浮近,独倚天门笑拂衣。

人间不合长相见,凄绝今朝。但有魂销。无复红楼听早潮。

梦回思忆当初事,寒雪飘飘。更漏迢迢。共醉胡衕第几条。

忆从洛涧后,师友旷经年。立雪君怀古,传经我见偏。

悟□无一字,行处有多愆。寄语真脩士,好期共勉旃。

睿想追嘉豫,临轩御早秋。斜晖丽粉壁,清吹肃朱楼。
高殿凝阴满,雕窗艳曲流。小臣参广宴,大造谅难酬。

鸟下南山已夕,人间春草初齐。为问上流何处,白云遥起前溪。

茅君职守屡经年,悬窦回中坐几仙。
酒瓮若盈吾欲客,不须灵窍仰观天。
蒙公虏生人,北筑秦氏冤。祸兴萧墙内,万里防祸根。
城成六国亡,宫阙启千门。生人半为土,何用空中原。
奈何家天下,骨肉尚无恩。投沙拥海水,安得久不翻。
乘高惨人魂,寒日易黄昏。枯骨贯朽铁,砂中如有言。
万古骊山下,徒悲野火燔。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