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头山下雨随风,倒海翻江一饷中。徙倚栏干便晴霁,湖光渺渺夕阳红。
我车出蜀十年强,感旧情怀未尽忘。有问老衰师为道,心如冰雪鬓如霜。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几曲屏山卷。怅离云、菊开人瘦,将他分遣。两小鸳鸯裙对系,谁料啼痕新泫。
憎红豆,蟢蛛蟠茧。好梦愿随双桨去,怕江潮、不比桑乾浅。
沙雁阵,带愁展。
一床幽恨临妆显。镜台前、绿螺抛剩,紫钗敲扁。强倩猧儿偎软玉,闹杀铜街寒犬。
合欢帐、暂时勾免。夜夜名香熏绣佛,乞忏除、花罪从轻典。
梅讯待,绮窗剪。
人生不满百,常为千岁计。图利与求名,昂昂争意气。
昼营夜复思,顾恐力弗至。一旦寿命终,万事皆委弃。
卓哉陶靖节,不为世故累。解印归柴桑,清风满天地。
樽中幸有酒,自酌还自醉。借问寰中人,谁能会此意。
湖上足清昼,雨馀生绿阴。扁舟到城近,曲港入村深。
野叟频相问,郎君不可寻。西庵肯分席,吾亦老山林。
东南世界遍烽烟,怅望归舟竟不旋。困守青毡君薄命,叨陪函丈我无缘。
工愁身比寒梅瘦,多病踪随独鹤眠。如此才华埋地底,教人焉得不凄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