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

夜烧红烛照梅花,刺史风流自一家。
待得残英上丹脸,韶华端复到山茶。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倒囊仅得千竿竹,扫地初开一亩宫。
千里故园魂梦里,百年生事寂寥中。
晏家不愿诸侯赐,颜氏终成陋巷风。
洗竹移花吾事了,子孙他日记衰翁。
今春忧亢阳,引领望云族。
首夏忽滂沱,意为苍生福。
自尔无虚日,高原亦沾足。
连年困饥馑,此际庶和熟。
如何小秋序,沈阴仍惨黩。
长檐泻潺湲,书夜浩相续。
喧豗流潦怒,突兀坏垣秃。
驾牛泥没鼻,跨马水平腹。
瓦欹松漫白,道废划浓绿。
污莱闵下田,漏湿怜破屋。
纵横委地麻,狼藉卧陇谷。
怯闻饥婴啼,愁听寡妇哭。
闲官虽无责,饱食愧有禄。
世纷久去心,物役奈经目。
郁陶降秉笔,狂简已盈幅。

大道本一致,无问寂与喧。每有希夷时,不见耳目偏。

逝水喜东流,浮云忘故山。美人隔秋风,涉江耻空还。

旦莫或遇之,庄周有遗言。

晴日花边萧鼓,春人画里楼台。鸱夷烟桨碧天开。

不记鸣笳绝塞。

岁月频销浊酒,风碧不到苍苔。小苏罗带柳卿才。

喜与青山同在。

念昔颛孙,商德与邻。学以干禄,问以书绅。参前倚衡,忠信是遵。

色取行违,作戒后人。

庭院松风类隐居,晨昏钟梵绕精庐。自知灵运前成佛,谁笑康成后挟书。

浮世本无堪喜恨,高人未易可亲疏。情钟我辈难忘处,悟却楞伽尽扫除。

携筇信步,郊外闲游。路傍忽见骷髅。眼里填泥,口内长出臭莸。潇洒不肯重说,更难为、再骋风流。想在日,劝他家学道,不肯回头。耻向街前求乞,到如今,显现白骨无羞。若悟生居火院,死堕阴囚。决裂心灰慷慨,舍家缘、物外真修。神光灿,得祥云衬步,直赴瀛洲。

握中神物在,沦落世犹惊。照乘三光失,支机五采生。

解颐周列国,抵掌汉西京。若说雕虫技,翻令意不平。

翠翘珠掘背,小殿夜藏钩。蓦地羊车至,低头笑不休。

蘋藻降灵祗,聪明谅在斯。触石朝云起,从星夜月离。

八川奔巨壑,万顷溢澄陂。绿野含膏夜,青山带濯枝。

嘉禾方合颖,秀麦已分歧。寄语纷纶学,持笔讵必知。

写我金庭馆,解驾三秀畿。夜芝披华峰,咀嚼充长饥。

高唱无逍遥,冬兴有待歌。空同酬灵音,无待将如何。

阶树夕含雾,冥冥鸟栖时。临轩独不寐,见月有馀悲。

旧游已陈迹,素志倍前期。守道古多贱,高世俗恒嗤。

君门献璞人,则足终何为。沮溺共忘世,千载名永垂。

薄才弃时用,窜迹宜东菑。明朝择广野,茇舍依茅茨。

老泪河源竭,忧端泰华齐。苦吟知有恨,细写却无题。

事与孤鸿北,身携片影西。催归烟树外,不用向人啼。

人生底合家乡住,苦恨年年事章句。闭门但作候虫吟,束身已受书城锢。

千古英雄重壮游,万里关河倏来去。挂席方乘赤鲤风,跨鞍直达黄龙戍。

伟业多从騕袅成,壮怀那怕支祁怒。濮阳公子真人豪,胸中兵甲饶戎韬。

腾崖越堑望沧海,已觉谈笑无连鳌。雪花扑面大于掌,同云黯黮连洪涛。

獠奴走逐寒起粟,游兴转共冰山高。呜呼人生贵适意,安能瑟缩同蛴螬。

燕公诗得江山助,坡老文从海外超。手持一编窘跬步,何如六幕穷周遭。

披图我亦思遐举,拟负长剑同游遨。

晓窗风细响檐铃,一曲云璈枕上闻。
梦断不知仙路杳,鹤衔松露入青云。

先公为直言,蔡林古无书。家贫卖窗箔,编箨聚所馀。

取之写文字,琐细行虫蛆。遂令后奕世,衣冠出门闾。

今为执政孙,学与不学欤。

道泰时清才子贵,家肥国富小儿娇。
不因紫陌花开早,争见黄莺下柳条。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侧闻演象教,乃在吴门山。日夕咏四始,策足开心颜。

家逾一万里,天空鸟飞还。同予念唐子,惨澹禅灯间。

陶令归来五柳长,至今麦穗尚成行。郊原日夕驱车马,谁见伊优祇在堂。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