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寓含有怀古感今的浓浓深情,语言极为明快,堪称邓剡现存的词中的一篇佳作。
词的上片,“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暑退寒来之节气替代,说出盛极而衰的人生哲理。宋室覆亡,故国不在,如瑟瑟寒秋,令人心灰神懒。“疏雨洗天清”,然而天清世不清,能奈其何。室内枕席生凉,是实写秋天到来天气生凉,气候更替,室外井桐落叶,既是报秋,又勾起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感叹。给全词的气氛作了烘托,深含怀古的幽幽情感。“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叶随风飘,说明个人命运的不可把握,也表明作者对邦国沦亡悲哀之情。“千里”是概括在广东被俘到建康的旅程。
词的下片,“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无限哀思难以排解。邓剡把它带到梦乡,醒来却发觉古台城上梦凄凉。词人的心境本来就很哀伤,但醒来见月色暗淡,海潮泛起,禁不住自己也心潮澎湃,心里更加凄怆。梦醒之后,只能去“便须携酒访新亭”。王导在当年的新亭会上,还主张“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但词人和文天祥都做了俘虏,宋王朝已彻底亡矣。“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邓剡对世事无常、朝代兴亡的感慨,因为真实的遭遇而显得格外深沉,结句移情入景,寓激于婉,凄苦的亡国之音,袅袅不绝。
忆昔陪真率,华居甫落成。坐宾来堕帻,侍女出弹筝。
无复吴趋曲,空馀楚些声。九泉见忠简,应问老门生。
圣贤现作凡夫身,獦獠岂是寻常人。本来面目不增减,皮肉骨髓非所论。
有时量等面弥卢,有时摄入邻虚尘。力绵体弱志不小,耸肩竖脊能负薪。
朝朝荷担入城去,道旁侧耳闻经句。应无所住生其心,分明识得黄梅路。
槽厂无人独任春,碓嘴花开知落处。夜半三更衣锦回,西天衣钵今南来。
米熟犹存坠腰石,相将携手出黄梅。当时凿破混沌窍,麻绳紧系顽垒堆。
贼人赶趁猎人养,万苦千辛不肯放。留在南华老方丈,要与儿孙为榜样。
儿孙得此多倚仗,安坐端居需供养。前人已化空遗踪,后厨有米无人舂。
我来问讯一稽首,摩挲拂拭尘埃蒙。絜之一肘侧五指,长短广狭依稀同。
外边方直刓圭角,中间内附如张弓。我腰量与祖腰似,石重石轻何彼此。
试将故物横在腰,想到黄梅更舂米。于今舂米岂无人,为法忘躯能有几。
精粗生熟不自知,妄想壁閒书半偈。堂上人随堂下痴,野干唤作金毛狮。
冬瓜印子大如粟,面门印破矜希奇。真龙活象匿山泽,蝇屯蚁附相师资。
二时粥饭虚信施,不辨精凿还糠秕。石兮石兮,吾将与汝觅方便,还山有路无人见。
置身物外任点头,一笑相逢面自荐。荐不荐,炼石补天天也穿,砥柱中流流不变。
何如侧作枕头眠,庑下佣舂非所羡。
云北人言是北溟,脩鳞可驾上金庭。高风已得扶摇便,聊向虚窗聚德星。
内山有生番,可以渐而熟。王化弃不收,犷悍若野鹿。
穿箐截人首,饰金誇其族。自古以为常,近者乃更酷。
我民则何辜,晨樵夕弗复。不庭宜有征,振威宁百谷。
土辟听民趋,番驯赋亦足。如何计退避,画疆俾肆毒。
附界总为戕,将避及床褥。
岁晏芳草歇,日夕沈湖阴。萋萋云弥渚,肃肃风动林。
北窗既止酒,东园且罢琴。偶然谢援羡,愿言怀赏心。
赏心何处所,迢遥限南城。平原我摇荡,新丰子滞淫。
襟期豁蓬户,分理安华楹。伯伦醉悠忽,茂伦醒崎嵚。
纷务罕酬对,元赏遂兼并。缥缃画束阁,墨床夜凝尘。
素心渺秋水,妙响流瓶笙。布算辄忘恚,听歌忽沾襟。
不知白日近,讵忆高台倾。燧火转林木,寒蝉散秋岑。
秦王苦服药,汉帝乐长生。金茎露泥泥,璇房日沈沈。
驰骤隙中驹,飘摇风里镫。君子厥储待,小人困飞腾。
形骸守寥廓,志愿徒峥嵘。荣名岂足期,得意良有任。
长歌欢友报,引领伫瑶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