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赪泥墨印几壶醁,将慰穷途阮步兵。一夜临流对明月,举杯愁听雁来声。
落红已拂雕阑近,入手枝低。莫肯高飞。费尽东风著力吹。
分明燕子衔来到,因甚差池。坠在污泥,惹动游丝不自知。
春将至。晴天气。消闲坐看儿童戏。借天风。鼓其中。
结彩为绳,截竹为筒。空。空。
人间事。观愚智。大都制器存深意。理无穷。事无终。
实则能鸣,虚则能容。冲。冲。
何缘贫病苦相侵,长日抛书卧竹林。遂有二毛愁揽镜,只因八口重抽簪。
青山岂得兼朱绶,白发由来雕素心。未有大丹添岁月,不如浊酒任浮沈。
十里脩篁翠拂天,青田漠漠水溅溅。高林忽断惊回首,不觉奇峰堕眼前。
童颜几寒暑,编叶当衣裳。琴古面无漆,柏枯身有香。
树精为老仆,石髓作乾粮。不语坐松下,天风吹发凉。
绣衣直指上长安,白简风生吏胆寒。三辅舆情应日望,九秋一鹗上霄抟。
吟边嵩华云间供,画里周秦马上看。到后相逢李夫子,谓余白发已阑干。
执热昏昏待得秋,真如枯涸愿清流。眼明今夜能看客,肺好明朝共出游。
遂有微凉生几上,忽惊虚籁落檐头。草堂早晚堪乘兴,升斗烦公为力谋。
动地百年无桀蹠,后天一寿有颜曾。
寻常帝子旧经营,代远弥深过客情。铜爵当时已寂寞,灵光此日但空名。
烽烟乍断虚窗迥,井邑初移画阁成。未必南州真好事,子安词赋胜祢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