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论语》宣文护绛纱,善才弟子妙琵琶。插花叉画均能事,教妇先从小笠家。
名园新构水边亭,映竹当城面面青。曾被踏青人记取,几番灯影约牛星。
狂夫有心病,非酒莫能医。恰喜酒肯赊,时时一中之;
醉中言喃喃,往事杂新词。亲旧笑避席,妻子苦相规。
谓此是狂药,乐此欲何为?且非摄生道,兼讪富贵迟!
我方入醉乡,适此大兵追;奋舌与之战,贤于用偏师。
富贵不识字,岂如贫有诗;长寿无气节,不若夭为宜!
醉吟有深意,此外听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