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梧栖凤赋

  以“孤清夜月”为韵。

  凤兮凤兮,来何所图?出应明主,言栖高梧。梧则峄阳之珍木,凤则丹穴之灵雏。理符有契,谁言则孤?游必有方,哂南飞之惊鹊;音能中吕,嗟入夜之啼乌。

  况其灵光萧散,节物凄清。疏叶半殒,高歌和鸣。之鸟也,将托其宿止;之人也,焉知乎此情?月照孤影,风传暮声。将振耀其五色,似箫韶之九成。

  九成则那,率舞而下。怀彼众会,罔知淳化。虽璧沼可饮,更能适于醴泉;虽琼林可栖,复忆巡于竹榭。念是欲往,敢忘昼夜?苟安安而能迁,则思思其不暇。

  故当披拂寒梧,翻然一发。自此西序,言投北阙。若用之衔诏,冀宣命于轩阶;若使之游池,庶承恩于岁月。可谓择木而俟处,卜居而后歇。岂徒比迹于四灵,常栖栖而没没?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依次以“孤”、“清”、“夜”、“月”为韵脚。

  凤凰啊凤凰,你飞来有什么打算?出现是为了应验明君,且住上梧桐树。梧桐树可是峄山南例的稀有树木,凤凰在丹穴是神异的鸟啊。理符和契双方各持一,相合则征信,谁能说出孤独?出行有一定的方向,讥笑鸟鹊栖止无定;叫声符合音律,感叹夜里乌鸦鸣叫,其音凄切。

  何况神异之光遭到冷落,应时的景物凄清。稀少的树叶已经凋落,高歌应和而鸣。凤凰,托身栖息之处;人啊,怎么会知道此情?月亮照着凤凰孤独的身影,风传凤凰夜晚的叫声。振动身上的五色羽毛,像传舜乐《韶》多次变更演奏。

  反复奏乐,余韵将尽,相从起舞,飘落而下。又担心大家都会,不知道淳厚的教化。虽然能在青绿的池塘里饮水,更能适于甜美的泉水;虽然梧桐是最好的栖息之所,但仍反复回忆徘徊在竹榭的日子。想到这些就打算去,敢忘昼夜?不原安于所安而迁徙,我思考它没有停留的时间

  应该拨开凄冷的梧桐树,高飞而去。自此离开养庶的地方,到大臣等候朝见和上书奏事的地方。等待口念诏书的人,希望发布命令的人出现于殿堂前的台阶。若使之游于凤凰池,不希望受皇恩。可谓鸟则择木,占卜选择可居之地。不敢奢望并驾麟、凤、龟、龙,宁愿为国家忙碌一生。

注释

寒梧:凄冷的梧桐树。梧,梧桐树。《庄子·秋水》:“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凤兮凤兮:《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凤,凤凰,传说中的神鸟,雄为凤,雌为凰。

来:一作“求”。图:打算。

出应明主:出现为了应验明君。郭璞《凤鸟赞》:“附异来仪,应我圣君。”出,出现。应,应和。明主,圣明君王。

言:助词词。

峄(yì)阳:峄山(在今山东邹县)南侧。《尚书·禹贡》:“峄阳孤桐。”珍木:稀有的树木。

丹穴:地名。《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灵雏:神异的鸟。灵,奇异。雏,幼鸟。

理符:刻符。理,治玉。符,符命。契:契合,契分为两半,双方各持一,相合则征信。

孤:孤独,无人理睬。

游必有方:出行有一定的方向。《论语·里仁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一定的去处。

哂:笑,一作“骇”。南飞之惊鹊:指栖止无定的乌鹊。此句化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中吕:符合音律。吕,古乐,阴律为吕,为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汉书·律历志》:“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吕氏春秋·古乐》:“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官,适合。”

嗟:感叹。啼乌:乌鸦鸣叫,其音凄切,故人称为乌啼或啼乌。

灵光:神异之光,一作“晶灵”。萧散:冷落,疏散。

节物:应时的景物。陆机《拟明月何皎皎诗》:“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凄清:凄凉冷清的样子。

疏:稀疏。殒(yǔn):通“陨”,坠落。潘岳《秋兴赋》:“游氛朝兴,槁叶夕殒。”

和鸣:应和而鸣。《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之鸟:此鸟,指凤凰,一作“鸟”。

托:托身,一作“诧”。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宿:栖息之处,接着的“止”同。

之人:一作“止人”。

焉知此情:一作“焉知乎此情”。

孤影:指凤凰孤独的身影。

暮声:指凤凰夜晚的叫声。

振耀:振动闪耀。五色:指凤凰羽毛有五色,一般认为指青、黄、赤、自、黑五色。《说文解字》:“风,神鸟也……燕颔鸡喙,五色备举。”

似:一作“俟”。箫韶(sháo):相传舜乐名韶。《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九成:多次变更演奏。成,奏乐一曲为一成。

那(nuó):何,如何。《正字通·邑部》:“那,借为问辞,犹何也。如何、奈何之合言也。”《左传·宣公二年》:“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杜预注:“那,犹何也。”

率舞:相从起舞。《尚书·益稷》:“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率,皆。

怀:怜悯。《后汉书·班固传》:“上帝怀而降鉴。”颜师古注:怀,犹愍念也。”会:会合。

罔:知。淳化:敦厚的教化。张衡《东京赋》:“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

璧沼:一作“碧沼”,与下文的“琼林”相对,应为美玉砌的圆形池。

醴泉:甜美的泉水。

琼:赤色的玉,一说美玉。

忆:一作“相”,一作“想”。巡:徘徊,来往察看。竹榭:建在高台上的竹屋。《招魂》:“层台累榭,临高山些。”

念是:想到这些。欲:一作“欣”。

敢:岂敢。

苟:假如,一作“何”。安安:安于所安。《礼记·曲礼上》:“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集解》:“安安,谓心安于所安。事之所便者,皆是也。心安于所安,而能迁以从善,则不至于怀安而溺志。”

则思思:一作“我则思”。迁:迁以从善。不暇:没有停留的时间

披拂:拨开。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翻然:高飞的样子。《抱朴子·对俗》:“翻然凌宵,背俗弃世。”发:启行。

西序:夏代小学。《礼记·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陈澔《集说》:“西序,小学,在西郊。”

投:飞奔。北阙::古代建阙观于宫殿之北,曰北阙。《史记·高祖本纪》:“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集解》:“《关中记》日:‘东有苍龙阙,北有玄武阙’,玄武所谓北阙。”

衔诏:口衔诏书。陆翙《邺中记》:“石季龙(石虎)与皇后在观上为诏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诏,侍人放数百丈绯绳,辘轳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诏。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

冀:希望。宣命:发布命令。轩阶:殿堂前的台阶。许敬宗《尉迟恭碑》:“著恭肃于轩陛,驰声猷于藩岳。”轩,殿堂前檐处。

游池:在宫中风凰池游泳。宫中池沼称凤池或凤凰池。魏晋南北朝中书省多设于此,唐人多以凤池喻宰相。

庶:表示希望。《诗经·大雅·江汉》:“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承恩:受皇恩。岁月:年月,时日。

择木:选择可栖息的树。《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俟处:等待安顿。

卜居:占卜选择可居之地。歇:息。

比迹:并列《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皇太后膺大圣之姿,体乾坤之德,齐纵虞妃,比迹任姒。”四灵:古代以麟、凤、龟、龙为四灵。《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栖栖:忙碌的样子。《汉书·叙传》:“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没(mò)没:埋没。《法书要录》:“书之为用,施于竹帛,千载不朽,犹愈没没而无闻。”

赏析

  这篇赋按押韵的变化可分为四段,前两段为第一层,这一层偏于叙事,以“孤”、“清”为韵,音节徐舒缓和,渲染出一种静谧的环境,凄凉的气氛;后两段为第二层,这一层偏于抒情,以仄声“夜”、“月”为韵,音节急促激厉,与浮想联翩的思绪相契合,较好地表达了情感。

  第一层写凤凰出身非同寻常及所处环境之凄凉,紧扣“寒梧栖凤”题意。入手以问答起句,反用楚狂接舆讥孔子生不逢时之意。指出:凤凰所以出现,正是逢明主治世之时,乃应时而出,凤凰栖息,只捡高大梧桐而栖。继而以无枝可依的夜鹊,鸣声凄乱的寒鸦,反衬凤凰高雅稳重的举止与妙合吕律之鸣声,进一步写凤凰神奇非凡。接下来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写凤凰萧洒之姿与华美之色,一方面写凤凰所处环境之寂寞冷落。点明凤凰虽应明主治世而出,却没能居于应居之地,怅怅之情,牢骚之意烁然而现,为后半部分的联想做了必蓉的铺垫。

  第二层主要写凤凰浮想联翩的思绪,以论说表达幻想。有碧沼可饮,不可谓不清,有琼林可栖,不可谓不雅。但这种孤身索居,自我离世的生活毕竟是萧瑟寂寞的。为了施展抱负与才华,这只孤栖的凤凰决意抛却凋残的梧桐,振翅高飞,投奔最高理想的“北阙”,为其所用。它与赋的开头点明的“出应明主”遥相呼应,解释“择木而栖,择主而事”,既是人愿,亦顺天理。凤凰的选择即是作者的选择,它虽不无急功近利之嫌,却也理由充足。况且它既不失选择者凤凰的非凡身份,又美化了最高统治的政绩。

  全赋熔冶典实而不显得生涩,语言流丽,不以华美的词采取胜,更注重主观情感的抒发。同时,作者在赋中以凤凰自比,以凤凰应盛世而出来颂美王室,以凤凰出应盛世来比喻自己获取功名,构思十分巧妙。此外,优美的声韵,婉曲的格调,造就了此赋淡雅清新的风韵,使全赋具有较浓的“诗味”。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此托意浅露不深,形象塑造也较粗糙,失之于浅近而少深厚,且乞怜也直白少婉曲,有失凤凰的高雅身份。

创作背景

  关于这篇赋文的创作时间,姜书阁先生《骈文史论》推考说:“可能是他麟德初以刘孝祥之表荐,对策高第时所作。”据杨炯《王勃集序》:“(王勃)年十有四,时誉斯归。太常伯刘公(刘祥道)巡行风俗,见而异之日:‘此神童也。’因加表荐,对策高第,拜为朝散郎。”由此,作者对策高第当在麟德元年(664年)。从赋的题目及内容看,作者是以风自喻,以梧喻所栖处的,若是应试之作或及第后之作,不可能以“寒梧”称其处所,试官也不会以此命题,且杨序明言“对策高第”,未曾试赋是显而易见的。由赋所写的凤之凄清萧散的处境看,作赋时作者并未及第,又由赋中“风兮凤兮,来何所图?出应明主,言栖高梧”等语观之,赋乃作于作者入京准备求仕时。作者于显庆五年(660年)年底入长安,同年“冬至后甲子”从曹元潜心学医,十五月方毕,此间他恐怕没有多少时间考虑其他问题,因而此赋最可能创作于龙朔二年(662年)至麟德元年(664年)间。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猜你喜欢
拜表归来抵寺居,解鞍纵马罢传呼。
紫衣金带尽脱去,便是林间一野夫。
千古乌程新酿美,玉觞风过粼粼。歌声未辨起梁尘。九天持斧客,来作绣衣人。
夙有辞华惊乙览,传闻献颂东巡。未应握节久宾宾。一封驰诏旨,却醉上林春。
楼船载国沉海水,金槌昼入三泉里。
空中玉马不闻嘶,日落寝园秋色起。
鱼灯夜灭随户开,弓剑已出空幽台。
髡胡暗识宝气尽,六陵松柏悲风来。
玉颅深注驼酥酒,误比戎王月支首。
百年帝魄泣穹庐,醉骨饮冤愁不朽。
幸逢中国真龙飞,一函雨露江南归。
环佩重游故山月,冬青树死遗民非。
千秋谁解锢南山,世运兴亡覆掌间。
起辇谷前马蹄散,白草无人浇麦饭。

服衣若干尺,已能为正书。冲龄婴世乱,举国负此孤。

逆竖不足言,满朝无士夫。汗颜虽感旧,大义当骈诛。

刘卿藏数纸,每观涕与俱。时流自谓黠,匿笑嗤其迂。

狂夫閒处看,冤愤空张须。未敢颂天纵,妄同诸臣谀。

何年从少康,重来收桑榆。

几天积雨沾新泥,苔径深林鹑鸟啼。野水石梁初涨满,半江萍影绿东西。

驱车远行迈,中道忽自疑。章甫资之越,无乃非所宜。

凉飔撼庭柯,絺绤已凄其。归来洞庭野,茹糗勿复辞。

椒兰亦已变,稂莠能无滋。四时纷代谢,彼此各一时。

独卧茅檐下,无为浪多思。

兰桡小小叶为船,荡漾红妆下锦川。
泪落清波君不见,秋风吹老并头莲。
瘦石插半天,玲珑耸苍翠。
想从混池初,有此纷破碎。
断截不分离,欹危不颠坠。
乃於其中间,穿沿石路细。
频劳谢屐行,扪抚足幻怪。
下有泉溶溶,根来从石背。
香山才品题,名得因人贵。
瘦筇行清秋,西风吹我袂。
跻攀幸未疲,俯仰一叹喟。
下山拜范祠,遗像俨如在。
胸中万甲兵,曾使西夏畏。
岩瞻石不移,可想铁肝肺。
嘻其群小人,风林犬空吠。
於今孰存亡,取舍良亦易。
但坚自力心,岁寒见节概。
卓尔彼何人,晞之则亦是。

拚却无情,更谁厮惹,西风檐角萧萧。留看人閒,斜阳一晌光摇。

蘋花应笑归期误,又争知、孤绪无聊。被殢人,轻蝶憨憨,片影相撩。

天涯一梦迢迢,任露侵衰草,月冷危桥。便随尘土,离魂不倩人招。

前时难忆藏鸦处,有归飞、孤雁低邀。望谁为,并刀一剪,剪断情苗。

江雪寒连酒思豪,歌传锦帐醉烹羔。争如取水陶承旨,茗椀清新兴味高。

一曲拘幽心已悲,高山流水尚相随。年来弦断桐俱爨,十指空留向子期。

流水弯环土岸崩,下临无地古亭坑。须知缺处人工补,可有扶栏护客行。

冠山龙卧处,流水近沧洲。形胜东南地,堂斋烟雨秋。

谏书存事业,逐客且林丘。只看桐溪上,星文动斗牛。

柳外一蝉凉气生,回廊接座有余清。寒花映日将何待,老树迎风渐不平。

斗饮客如秋鹘健,吟诗我作候虫鸣。离心最易关摇落,一曲汾歌万古情。

一庭淡月浸梨花,好景偏宜富贵家。风动珠帘香满院,玉人相对拨琵琶。

春思

一架残红褪舞裙,总是伤春。不似年时镜中人,瘦损,瘦损。

春晚病起四首

燕懒莺慵春几何?风雨蹉跎。柳眼花心尚情多,病可,病可。

十二朱帘不上钩,懒倚妆楼。敛翠啼红为谁羞?问口,问口。

燕子来时人未归,肯误佳期?一对灯花玉娥飞,报喜,报喜。

四壁青灯酒半酣,病骨岩岩。无斤两腌臜担儿担,自揽,自揽。

【毛氏池亭】

云影天光乍有无,老树扶疏。万柄高荷小西湖,听雨,听雨。

赋情

柳阵花围云锦窝,一见情多。恨雨愁云病如何?为我,为我。

歌者花花

蜂蝶纷纷莺燕猜,喧满香街。一朵妖红为谁开?斗买,斗买。

闻道山灵异,此日遂登临。主人饶逸兴,况复值春深。

巀嵲千峰矗,浸浔百窦吟。禅堂栖古木,桧响带幽禽。

洞远岩花馥,池明岸芷森。陈荀期不愧,何事慕宁歆。

倾盖馀投分,臭味几知心。我怀归北阙,君岂耽山岑。

努力康皇业,行看雪满簪。

翠岫晓云横,湖光一镜明。林间有红叶,万壑总秋声。

四面阴云旋旋舒,冰轮一片耀昏衢。
影分万派曾无异,光照千门岂有殊。
境寂风清思至友,香残玉篆倦加趺。
寥寥廓彻瑠璃界,心月圆明德不孤。

花县春风柳絮飞,传闻茂宰有归期。都门莫讶双凫远,山鸟应嫌匹马迟。

堂上琴门公事少,沙头酒尽客心悲。孤篷夜雨邮亭晚,掩涕长吟陟岵诗。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