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

西风瑟瑟又惊秋,绿暗园林雨乍收。金井自寒连晚照,玉箫中断起离愁。

江清水落芙蓉岸,夜永香沈翡翠楼。勋业未成空揽镜,生憎白发已盈头。

董鄂·费扬古(1645—1701年),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三等伯鄂硕之子,顺治帝的孝献皇后之弟,清初名将。费扬古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在安亲王岳乐帐下效力,因战功卓著被授予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时费扬古也随军出征。费扬古在西征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康熙四十年(1701年),跟从康熙帝巡幸索约勒济,中途疾病发作,康熙派遣大臣送他归还京师。不久逝世,赐祭葬,谥号襄壮。
  猜你喜欢
击楫涛江二十春,平生踪迹已成陈。
秋城一别芙蓉老,夜柝几番杨柳新。
社燕欲归仍择木,佛霾不死每惊尘。
如闻露布今三捷,莫遣天骄返只轮。
渠浪撼残星,飘然颺彩舲。
怀人送归客,短候续长亭。
望寺□垂组,还书待杀青。
无妨军垒隙,壶柘侑宾醽。

危梯凌碧空,不与廛闾通。朝烟翳高栋,霭霭犹从龙。

遥睇辨沧海,纵观分岱宗。常山与马耳,历历在目中。

良时无停景,远宦如飘蓬。汨没困簿领,何以舒心胸。

公馀频登临,勿使酒樽空。行看五六月,下视零雨濛。

鱼龙掀舞后,渺莽记空庭。地带三苗阔,山传二女灵。

客怀光水月,诗笔妙丹青。少作扬雄悔,惟思草一经。

制节重并汾,淹留又见春。年高成国老,道在乐天真。

风韵应如旧,精明迥绝伦。致君心未展,宁是式微人。

旧游重到一凄然,电制光阴又四年。老辈渐闻歌《薤露》,沧波真易变桑田。

出关符传行人玺,横海旌旗下濑船。今日荷戈边塞去,可堪雪窖复冰天。

东家挽郎歌,西家嫁女哭。郎作口头语,那得见衷曲,阿子汝闻否。

湖上花枝暖欲然,寺前杨柳绿生烟。凭君莫信春光早,宝积山头有杜鹃。

凄凄悄悄。咽纸灰风细,旧句吟鲍。睇苦颦酸,去去谁怜,相依露月沙草。

清明过也中元近,乞冷饭、鸦狐残饱。闭那家、败箨荒园,宿火夜深明到。

如梦人天夙世,怨恩怅异路,何地寻好。隐隐楼台,酒海铜山,绿女红男歌笑。

毡寒卷敝穷难送,怪一样、冬烘头脑。带断燐、飘灭烟丝,佛阁又钟鸣了。

先人最爱佳山水,每对清流玩翠微。俯仰忽成今与昨,看山看水泪沾衣。

轻舟撑出荻花丛,一路沿洄细雨中。夜色尚稽江雪望,春流渐与海潮通。

杯倾竹醑来吴市,客换篮舆扑汴风。旅邸推窗无稳梦,碧天嘹唳度归鸿。

东吴文族亚中州,此日联翩即胜游。古刹突侵银汉表,好花疑在锦江头。

尊前醉倒俱休惜,沙际春归挽不留。后日重经行乐地,一场佳话谩悠悠。

扁舟入于越,回首望句吴。草树裴休宅,风烟范蠡湖。

渔歌争晚渡,桑妇有蚕租。旧事沧波逝,何人识霸图。

唐宋为古文,大家才七人。南渡遂萎苶,得貌遗厥神。

有元运隆盛,大文兴崇仁。吴虞启先鞭,斯文绝复新。

后劲得云林,如《国风》有《豳》。宋王拜下风,国史功不湮。

偶然履橐橐,上嫌称老臣。御史乃希旨,元故臣宜摈。

和州看余庙,于事犹轻尘。论者不复察,集矢何龂龂。

岂知公出处,大节光霄旻。言事既激烈,邪闭善则陈。

仓卒起田间,辞禄已五春。投井义不屈,存史情亦真。

兴朝访故老,四国响然臻。聊因国史出,夙志将一伸。

区区圭组荣,浮云谢天民。青田亦仕元,佐命持衡钧。

松雪亦承旨,实宋天潢亲。不知持论者,比此何等伦。

掩卷三叹息,流俗多顽嚚。

日日爱山归已迟,闲闲空度少年时。
余身定寄林中老,心与长松片石期。

佛磬云中寺,樵歌郭里湖。城居荫杨柳,野寇息萑蒲。

巫语传杯珓,渔蓑入画图。幽香满花谷,不趁雪霜枯。

洞口桃花下碧池,淩云赋就及当时。甘棠仰止垂高荫,文运新兴政在兹。

重重去尽自平常,春暖风和日渐长。
户外鸟啼声细碎,岩花狼藉满山房。
千峰顶上披衣坐,百草头边是道场。
喝散白云无一点,赤心片片报君王。

落日满寒流,波光荡野渡。渡头晚不喧,来此一散步。

依违对野云,明灭看远树。时逢物外人,行吟发奇句。

因之傍水隈,谈笑已忘虑。握手又成别,明月照归路。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